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西行的绿皮火车(二)(1/1)
小婶婶的爸爸和很多煤矿职工一样,都从煤矿的大喇叭上听到了这个政策。
可是他们光听清了“可以解决全家人的户口”这句话,都以为农村家里的老婆和孩子们都不需要再干农活了。
大家都一起朝着煤矿广场的布告栏那边涌去,争先恐后地去读那个令人振奋的红头文件。
“哎呀,看起来户口真的是要放开了!”
一群人边走边激动地说着。
“嗯,有可能。不过还是要去看看清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喂,你们里面看得到的同志,是不是老婆和孩子们都可以吃到国家粮啦?”
在外围挤不进去的人,高声地问着站在宣传栏跟前的人。
“唉,吃啥子哟!白欢喜一场!”
有人从里面高声地回答道。
“现在煤矿只招人民教师、医生、会计和行政管理这些方面有能力的紧缺人才。”
一个人从里面挤了出来,唉声叹气地说:
“唉,这个政策,跟我们家里的那些,八竿子都打不着!”
“嗨,同志,具体招哪些人呢?”
好几个人都赶紧凑了过去,其中一个人还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递上前去。
那个人把烟含到嘴上,边上的另一个人赶紧掏出了火柴,“刺啦”一声帮他把香烟点上。
那人深吸了一口烟,徐徐地吐出烟圈后,才慢吞吞地说:
“现在只招人民教师、医生、会计和行政管理这些,其他的都不招!妈哟!”
“唉,刚才在大喇叭里面都没有听清楚,原来这个政策不是给我们的噻?”
好几个人叹着气走开了。
越来越多的人失望地离开了布告栏,小婶婶的爸爸终于来到了那个红头文件的跟前。
当他完完整整地把那个政策读完一遍之后,激动得自言自语地说:
“啊!终于有希望了!总算有盼头了!”
煤矿招贤纳士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加急挂号信的方式,递到了小婶婶的手里。
小婶婶的爸爸在信里面写道:
“我已经去煤矿中学问过了,他们的书记和校长听到我说你们两个都是大学毕业的,高兴得不得了。”
“说如果你们过来,那家里面你妈妈和弟弟妹妹们的户口都可以解决;而且工资肯定比你们现在的要高很多!”
在信的中间,小婶婶的爸爸用商量的语气说着:
“亲爱的女儿,你是家里的老大。”
“你从小也没有少干农活,也明白农村生活的艰苦!”
“希望你能作出一点儿牺牲,到煤矿中学来教书。”
“这样就可以让全家人都得到城镇户口,你的弟弟妹妹们会一辈子都感激你的!”
在信的最后,小婶婶的爸爸叮嘱道:
“你要和你爱人好好地商量,尤其是要耐心地做通亲家母的思想工作。”
“她都快七十岁的人了,煤矿又这么远,她肯定舍不得让她的小儿子到外头去。”
“你们一定要耐心,不要鲁莽行事。切记!切记!”
一九八五年初,经过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之后,小婶婶终于说服了小叔叔,他俩一起去联系了煤矿中学。
一个多月之后,他们就收到了热情洋溢的回复,总的来说就是:
煤矿中学热烈地欢迎他们这样的,既有大学文凭,又有能力的人才,去建设和充实边疆的师资队伍。
同时还书面承诺(加盖煤矿和当地公安局的公章):
只要他们一到煤矿中学,第二天就开始启动相关亲属的户口调动工作。
最后还嘱咐了一句:
如有可能,希望能尽快动身去新疆。
不想错过《白水边缘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