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贪官污吏该杀(1/2)
王默言放下刀叉说道:“没劲,不想吃了。”
唐怡莹笑着说道:“你的牛排十分熟,自然没劲道。像我这样七分熟,刚刚好。”
王默言看了一眼窗外:“我说的是他们。”
唐怡莹又舀了了一口甜点,随后竖起耳朵听。
“听这声音,应该是挡不住了。”
王默言好奇:“这你也懂?”
唐怡莹回答:“听声音呗。越来越响,证明炮声靠近了。”
王默言这才和名字一样,沉默了。
其实从18军需要去后方休整就知道,国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所谓的中央军,现在基本上都是空壳子。
现在无论是闸北,还是火车南站,基本上靠着地方军硬撑着。
而地方军出了名的穷,没钱,没粮,没重武器。
有重武器和没有重武器完全是两个概念的。
就算是大家晶晶乐道的淮海战役。
人民军也不单单是小米加步枪,而是有足够的重武器攻坚。
就物资对比,双方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在抗战早期,八路军也不是人人拿大刀的。
而是基本上保证人手一支步枪配置。
真正造成枪支弹药奇缺的印象,是37年到40年间,部队迅速膨胀起来。
新兵多了,枪支就相对少了。
随后几年,八路军扩军速度越来越快。
武器制造速度跟不上扩军的速度。
其实国军也存在这个问题。
37年理论上是120万国军。
45年理论上是800万国军。
而制造的各类步枪总数量,大约每年制造15万支枪。
单看数据似乎很多,但平均到每年增加的新兵数量。
这步枪的缺口,海了去。
就算购买外国步枪填补空缺,还是有很多人分配不到步枪。
这还要考虑到战争中的损耗。
反正就是各种武器奇缺。
唐怡莹问道:“你下午准备做什么?”
王默言回答:“慰军。”
唐怡莹好奇:“我可以跟着去看看吗?”
王默言回答:“=可以。”
结果,这姑娘还真的就跟上来了。
两人从英租界穿过法租界,再穿过县城。
刚刚下车没多久,就听见一群爱国学生在演讲。
“先生,小姐,献点爱心吧。”
王默言从兜里掏出2毛法币丢了进去。
唐怡莹一脸鄙视:“就这?看我的。”
说完,她直接丢了10美元进去。
“好了,我们回去吧。”
王默言回应:“回哪,事情还没办完呢。”
唐怡莹疑惑:“你不是说慰军吗?”
王默言不想搭理她,而是继续走。
中途可以看见好多个抗战捐款捐物的活动。
有时候看多了,也会冷漠的。
一个老师模样的人,看见了王默言,瞬间激动了。
“王先生,您来了。东西都保存的好好地,您放心好了。”
王默言走进去,皱了皱眉头:“怎么都睡仓库?”
“这不是仓库更加暖和么。更何况,泼皮要想过来,我们这边人多,也不怕他们。”
王默言看了好几个似乎挂彩的:“被打了?”
几个学生模样的笑着回答:“我们打赢了。”
唐怡莹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王默言笑着回答:“励志于抗战救国的学生,不要多想了。”
“陈教授,还是老样子,一半送到20军手里。他们这会应该还是在大场。剩下的,就你们分配吧。”
“对了,这次过后,你们尽快西撤,去川蜀最好了。”
陈教授沉默了一会:“真的守不住了?”
王默言看了看报纸,随后说道:“川军损失惨重,中央军早就无力再战了。剩下的就东北军的一部在支撑着。撑不了多久的。”
其实还有其它地方军,只不过在民众眼中,像湘军,豫军,桂军等等,直接按中央军计算了。
陈教授有些哽咽:“那您说,这金陵守得住吗?”
王默言低头看了看地板,随后抬起头。
“说实话,守不住。但起码能拖延一点时间。”
“以空间换时间,把日本人拖到和我们一样虚弱为止。”
能守得住才见鬼了。
淞沪会战可不仅仅是国军的精锐全军覆没。
前往前线支援的地方军,都是军阀最能打的那一批。
可以说,淞沪战场是真的抽干了最后的骨血。
还有就是这几年的武器弹药基本上挥霍完了。
金陵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就算铆足劲的生产,也只是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王扒皮的战争游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