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四处游历(1/2)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经过疯狂的训练,李明在思想上和身体上,已经脱胎换骨。
他不再因为怯懦、自卑、好面子,而恐惧、逃避、妄自菲薄。
也不再因为肥胖、油腻、懒惰,而迟钝、犹疑、固步自封。
当他挣脱了原生家庭的牢笼,毁掉了限制自己的圈层,克服了长久以来的恐惧。
整个人变得沉稳、隐忍、自信、矫健起来。
小爷对他的变化很满意,于是便教他牌技。
在李明一拳将胡须勇打翻后的第三天,爷孙俩吃完早饭后,小爷跟李明说:
“赌博里面的学问多、水很深,我们只能先从简单的学习。老千也是人,他们没有特异功能,他们只是比普通人的记忆力更好,体力更充沛,触觉和视觉更敏锐,思考和判断更清晰,技术和手法更强。首先,你得确保你对所有牌的图案和数字都非常熟悉。其次,你得了解这些牌的玩法和规则,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规则。然后,你得掌握技巧,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最后,你还得具备良好的演技和口技,同时还需要注意细节。”
“以猜瓜子为例!碗和瓜子在老千手中运用自如,这是手法;让你看到的或想到的,这是心理暗示;碗飞来飞去,瓜子跑来跑去,这是表演;最后结果出炉,这才是揭秘。千术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而且还需要很强的天赋和表演能力。如果你迫切需要赚钱,我建议你还是从扑克的原理和技巧学起,因为玩的人多。”
见小爷终于肯教自己,李明心中窃喜。但接下来的一年多,他每天都在枯燥乏味中度过。
首先,光是摸牌和认牌,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摸牌,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顺序和规则摸到自己的牌,这是千术中重要的环节。其过程可以是随机的,但也可以通过算法和手法来完成。
认牌,在不考虑道具的情况下,“神眼通”是最常见的千术。即,在发牌时通过大拇指根部的肌肉运动把牌略微抬起,瞬间看到花色和点数。简单点来说,就是站在别人的视角,也能从背面认出牌。同时,又因为扑克可以弯曲,有多种角度的认牌方法,再加上记忆认牌法,通过做桥落汗或局部破坏的方法对牌进行标记,从而构建自己的牌序系统,达到想要哪张来哪张,想给你哪张给哪张的目的。
其次,扑克的种类繁多,玩法不一,了解和掌握起来耗时耗力。
光是主流玩法,就分为双扣、扎金花、二十一点、捡红点、跑得快、拱猪、十点半、捡草花、A44、斗地主等几十种,想要一一了解掌握,相当困难。
然后,发牌和抓牌是个技术活,讲究眼疾手快,熟能生巧。
发牌,最常见的是发底张和二张,由于速度快,手法巧妙,给人一种正常发牌的感觉。还有发中张和任意张,练习起来颇不容易。因为一副牌,发牌的位置越靠下就越难,由于底牌是唯一暴露位置的一张牌,所以发底手法既难又不实用,因为容易被人发现。
抓牌,更难得手法。一次性抓了不止一张牌,然后如何还回去相当考验技术。而直接去抓到自己想要的牌,且不被暴露,难上加难。
最后,换牌技术很难学会。
一副或多副牌,少一张或几张,普通人未必能觉察得到。但对于老千来说,那是基本功。可少牌只能算偷牌,而换牌指的不仅是能娴熟地在牌堆中换到自己想要的牌,而且还能从别人手中换到自己想要的牌。
好在李明有家难回,没工作、没社交、没伴侣,也没有其他人和事。所以,他白天黑夜只是专注地练习,连睡觉时都手握着扑克。再加上小爷的指点,爷孙俩的互相对局、切磋,一年多后,李明的牌技已经不知不觉能超过普通人了。
忽一日,两人正在练习“推豹子”。这种牌玩法很简单,点子比大小、对子大单张。
李明来了一个“憋十”,小爷则是来了一个“九点”。两人心知肚明,彼此都知晓对方的点数。
这时,忽然一只老鼠窜出来穿堂而过,在小爷转头去看的瞬间,李明迅速地将自己的牌换成了一个“豹子”。
小爷直接将牌扔进了牌堆,然后叹了口气道:
“你赢了!”
两人相顾无言,一个是屡战屡败、屡赌屡输,从未赢过,一个是久经沙场、饱受沧桑,一着不慎。既分胜负,也决出路。良久,小爷才开口道:
“明天出门!”
第二天,两人简单地收拾行李后,从小镇出发,到市里,绕巴蜀,开启了一段一路向南的缓慢旅程。
这一路,两人乘小巴、坐绿皮火车,走走停停。
在不知名的小镇里,或是在空旷的马路边,亦或是在人声鼎沸的闹市中,他们只要看见有人玩牌,若是对方邀请他们加入,小爷就安排李明上,赢够车旅费就走,并不做过多停留。
一日,两人在马上等车时发现路边卖水果的瓜贩正在聚拢在一起玩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赌林外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