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章 劝进称帝(1/2)
…
“先生,看看吧!”朱元璋把一个折子递给吴愁,“都在劝咱称帝呢!”
吴愁接过折子,看了起来。
「宪等死罪,顿首顿首,……四方群雄刬消殆尽,远近之人莫不归心,诚见天命所在。愿早正位号,以慰臣民之望。」
“文章写的挺好。”吴愁夸赞。
“先生,咱找你来,不是看文章写的好不好的。如今麾下都在劝进,咱就想听听先生的意见。”
吴愁闻言反问,“殿下以为,可否称帝?”
朱元璋沉声道,“咱也想称帝,但现在的问题是,天下还有很多地方乱着呢!现在还不是称帝的时候。”
吴愁点点头,“殿下这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又何必询问于臣。”
“这么说,先生也是这样想的?”朱元璋看向吴愁。
“殿下,臣如何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怎么想。”吴愁说,“殿下如今兵强马壮,就算称帝,以现在元廷的实力,也不会是殿下的对手。”
朱元璋点头。
吴愁继续说道,“殿下不必担心,如今天下,唯有殿下有真龙之相。”
“哈哈哈,先生真是会说话。”朱元璋笑道,“咱若是称帝,咱其余的孩子该如何安置。”
“塞王外封,内王留京。”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问道,“元廷若是覆灭,又何必设立藩王。”
“元廷还有漠北草原,他们比我们熟悉,我们若想完全覆灭元廷,难。”
“先生的探子也无法提供帮助吗?”朱元璋问道。
吴愁摇摇头,“就算殿下每次都能在探子的帮助下,一举消灭元廷,又该如何治理漠北之地呢!到时候,漠北便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可那时,北方无患,又如何需要塞王守边。”
“汉初的匈奴,汉中的鲜卑,汉末的乌恒,漠北草原,何时安宁过?”吴愁反问。
朱元璋闻言沉默了,这时,吴愁又继续说道,“不仅漠北草原,还有辽东之地的女真,也要防,还有西域诸国、西南土司、海上的倭寇都是我们潜在的敌人,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是啊!四方皆敌,如何安宁?
“若派一大将率大军驻守如何?”朱元璋问道。
“唐之藩镇罢了。”吴愁说。
“可藩王守边,不是汉晋之乱?”朱元璋又问。
“殿下将藩王限制住,不就行了?”
“如何限制?”朱元璋再问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但能世袭罔替。”吴愁再答。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朱元璋喃喃道。
次日,朱元璋召集文武百官议事。
“诸位皆在劝进,可咱以为,还不到时候;国之大业未成,国之万民未安,国之历法未书,国之律法未定,国之都城未建。劝进之事,暂且按下不表。”朱元璋上来就是反对劝进。
百官见此,都想再劝,可朱元璋把借口都堵完了,便只好做罢。
李善长这时问道,“臣请问殿下,何为大业以成,万民以安?这历法何人来书,律法何人来定?这国都又该选在何处?”
朱元璋看向李善长,缓缓开口,“这正是咱找你们来的原因。咱欲派徐达、常遇春为征虏大将军和副将,北上攻取元大都,汤和、傅友德二人为正副征逆将军,西出攻取关中之地,李文忠、张定边、赵普胜等人分兵南下攻取湖广等地,吴昊、朱文正二人为正副伐蜀将军,西进四川。”
“殿下,四路齐出,恐钱粮不够啊!”李善长说着。
“右相国不必担心,四川早已经在臣手上,只要大军一至,四川可得,至于南路军,有大夏提供钱粮。”吴愁豪气说道。
众人闻言,皆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是否是昨日朱元璋召见吴愁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
“李相国可还有疑惑?”朱元璋问道。
李善长摇摇头表示没有了。
“那好,接下来就是历法之事,就交给刘伯温先生负责,如何?需要何人,写个折子上来。”朱元璋继续安排。
“臣遵旨。”刘伯温应下。
“然后律法之事,便由吴愁吴先生为主,李相国为辅,人员安排也是一样,上个折子。”
李善长和吴愁都起身应是。
“最后,就是国之都城,诸位以为该建都何处?”朱元璋终于开始询问。
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一致认为,当建都在应天,毕竟应天处于江南,江南富庶之地,没有人愿意去苦寒之地。
但没人拿这个当借口,都是说应天作为六朝古都,又有龙气围绕,建都在此,便有什么好处等等。
再加上朱元璋麾下大多数人都是江淮人士,他们又怎么愿意背井离乡呢!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夜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