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七十六章:兵权(1/2)
环顾一圈。
林平开口道:“以后这天下兵马,还是转归于五军都督府统率吧。”
“前军都督府负责监管军纪纠察军中不法之人,后军都督府管理各地卫所,左军都督府主负责日常兵马调动,右军都督府负责筹备水师之事,一应作战事宜由中军都督府统辖,军机处总览五军都督府一切事宜,但五军都督府不受军机处节制,不管是军机大臣还是五军都督,皆直接听制于朕。”
“兵员征召,饷银发放,将领升迁考核等事,仍旧归属兵部管辖。”
众人听明白了。
皇帝这是借着五军都督府的名义,将军权直接抓在了自己手中。
身为兵部尚书,被削了手中权柄,吕大器是有些难过的,但也只局限于难过,其他的心思他是一点都不敢有。
虽然不认同钱谦益之前说的话,但他的意思还是对的。
江山是皇帝的江山,朝廷是皇帝的朝廷,值此乱世,林平要直掌军权,这无可厚非,况且,人事和财权还在兵部的手中,这对五军都督府也是个制衡,
吕大器如此想着,心里也好受不少,于是领命道:“臣明白了,之后臣便跟五军都督府移交相关事宜。”
说完便坐了回去。
兵部之人见他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当即变得闷闷不乐垂头丧气起来。
反观五军都督和军机处那三人,则都喜上眉梢藏都藏不住。
林平接着假寐起来。
待船靠岸,该回宫的回宫,该回衙门的回衙门。
也就不过小半个时辰,兵部交出军权一事便传的沸沸扬扬。
大明开国之初的时候,军权的确是由五军都督府掌管,但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编练新军,趁势将军权收归了兵部,自此开始了文官掌军的先河。
后来,到了嘉靖时期,随着武勋集团的彻底腐败堕落不堪大用,文人掌军这项规矩便正儿八经的定了下来。
自此,武官的地位一泻千里。
等到明后期的时候,一个堂堂的国朝一品大将,见到个区区五六品的知府之流,也不得不低三下四的。
文官骑在武人头上拉屎撒尿惯了,现在将兵权从兵部剥离,那他们以后岂不是就不能作威作福啦。
不少人对此意见很大。
几个不开眼的蠢货,竟还上书给林平讲起了武人乱国的故事。
他们讲的故事很好听,但却让人很不高兴。
折子递上去不过一二时辰,这几人就被罢官为民。
其他人一看,纷纷闭嘴不再多言。
“阁老,您可得给下官做主啊,下官是听了您的话,才上书劝谏皇上的啊。”
被罢官的一人,哭哭戚戚来寻钱谦益。
他上书的确是钱谦益鼓噪的。
六部由内阁统率,兵部权力的大小,对于内阁的权柄有着十足的影响。
军权在兵部手中,他这内阁首辅就是朝中第一人。
现在五军都督府将军权拿去了,那么军机处那三人就有了和内阁平起平坐的资格,这让钱谦益是很不爽的。
所以,他先遣个马前卒过河,先试探试探皇帝的态度。
没想到,在兵权上皇帝的态度如此的坚决,竟连别人说三道四都不允许。
钱谦益有些失望。
“阁老,您可不能不管下官呐…”
那人仍旧哭哭戚戚的。
钱谦益心烦道:“行啦行啦,等过一段时间,待皇上将这一茬忘了,某安排你去当个知府,这一段时间就先在家中待着吧。”
“谢阁老,谢阁老。”这人转悲为喜,呲着牙道:“下官以后唯阁老马首是瞻,鞍前马后绝无二话。”
钱谦益就爱听这种话,当即又勉励了这人几句。
………
唉…
朱国弼唉声叹气道:“徐家是咱们南京勋贵之首,他入军机处理所应当,可那常延龄凭什么,要论爵位和祖宗功劳,我保国公府不比他强,皇上到底是看上他什么了。”
林平之所以重用常延龄,只是因为明史中的一句话:南都诸勋戚多恣睢自肆,独延龄以守职称。
有本事还不自傲,懂得遵纪守法老实做人,这样的人林平又怎会不用呢。
当然,此等缘由,朱国弼肯定是永远不会知晓了。
李祖述想了想,小声提议道:“要不…咱们再凑点银子,上次见皇上,皇上对咱们也算是亲善,说点好话的话,说不准能谋个差事。”
一听又要出钱,这朱国弼心里就是一抽抽。
“我看可以试试。”邓文郁附和着。
跟拿钱相比,朱国弼宁肯无官无职,他见汤国祚一直坐在那里不说话,便将话茬引到他身上。
“老汤,你那一家子走到哪啦,我等的家眷可都来了好几日了。”
汤国祚不咸不淡道:“还没从南京出发呢,前两天本来说要动身了,没曾想临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皇太子凌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