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章 奖励和新的开始(1/2)
上级部门动作很快,军代表第二天就进驻了轧钢厂,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安全部门的人一起跟之前试制小组的人进行了谈话。
李胜利被安排在最后进行,但李胜利其实不用猜就知道这些人会谈些什么,无非就是强调保密什么的。
但是跟李胜利的谈话,还是把李胜利没想到,那位安全部门的人一开口就问道:“李胜利,火锅好吃么?”
“好吃”李胜利刚顺口答完,绝就觉着不大对头,这是应该没有多少然知道啊,对面怎么会问这个,看着问话的人问道:“你们怎么知道?”
李胜利虽然这么问,但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想着他们这些人在谈话前肯定把已经查了他们一遍。
对面的那位如果知道李胜利这么想,估计会吐槽,我们何止把你们查了一遍,监控都监控了好多天呢。
由于李胜利出身根正苗红,监控时虽然有点小瑕疵,比如跑去鸽子市买东西,但这都不影响李胜利接下来的工作。
谈过话后,虽然之前的试制小组有个别人被调走了,但这个小组以后在轧钢厂常态化存在了,李胜利和师傅吴文轩也在技术科有了独立空间,虽然这里面还要加上一个军代表。
起先李胜利没有和师父一起在军代表面前出现过,但后来几人一起聚到了办公室才知道,这位军代表和师父吴文轩居然是旧识。
这位叫张维均的军代表出身抗日时期的根据地兵工厂,后来跟师父吴文轩曾短时间共事,后来被调到了某部械维修所,这次为了找个能最大限度支持李胜利他们工作的军代表,曾主持过军工工作的领导就想到了这位他。
这位一来就理顺了工作,将之前试制小组人员根据调查结果微调后,在第十车间用试制小组的人员建立了一个小型生产线。
李胜利起初以为这生产线是为了军工那边来学习才建立的,可仔细了解后才发现这位也是个有理想的。
他想的是把这个小车间建成量产型之外的高精度型,通过利用轧钢厂提供的这些技术工人,生产出比量产精度更高的枪。
李胜利见这个军代表有这个思路挺高兴的,毕竟国内现在不能生产狙击枪,但是他迟早要涉足的,现在就能练出一批工人来,挺好的。
军代表张维均到军工厂开始工作,代表着61式的的生产工作正式开始,李胜利向张维均移交了全套图纸后就基本退出了这项工作,他现在要准备的是机枪的设计,虽然图纸就在脑子里,虽然改起来并不难,但他不能这么快就拿出来,甚至还想着走点弯路,多试验几次成功才像研究的样子。
之前是因为没人关注他,现在则不一样了,军代表都到位了,他之后在武器设计这块的一举一动估计都会被张维均盯着,不然咋会他们办公室门窗都换了不说,开门锁门张维均从不假手于人。
李胜利开始机枪的设计后,他师父吴文轩负责起了和军工那边的技术交流,虽然他有机会报以前的仇,但他们那代人的觉悟真是高,手把手的在张维均建立的生产线上,给对方梳理了生产流程。
到了这个时候,这支枪虽然是李胜利设计的,但跟他的关系已经不大了,这会可没什么专利一说,可能到了后世军品也谈不上专利吧,李胜利以为自己和这把枪到此为止时候,杨厂长带着厂书记和几个领导来到了车间。
这会张维均建立的生产线虽然还在第十车间,但还是在车间内弄了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李胜利和师父吴文轩带着试制小组的一帮人聚集到了车间。
见人齐了,杨厂长也没像以往开大会那样长篇阔论的讲话,等书记肯定了大家的贡献后,先说了因为涉及军工,不能为大家开表彰会,接着就发起了奖励,其他人还好,基本都是按级别发一个月工资做奖励,对李胜利和他师父吴文轩来说,这奖励就令人惊喜了。
他们两人每人得到了一辆永久28自行车,这是军工那边委托轧钢厂给他们发的奖励,按理说轧钢厂应该还要奖励,但这个年代,发了自行车再跟别人一样拿奖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们师徒俩,因为李胜利设计了61式,奖励了自行车,而他师父吴文轩是因为培养了李胜利,就给了同样奖励。
对于这奖励,李胜利是想都没敢想,能得到张自行车票他就能满足了,谁知道人家一步到位了,直接弄了自行车当奖励,这会李胜利不禁庆幸那会觉的钱不够,在鸽子市买了票就没钱买车,又想着冬天冷,就没弄自行车,不然这会他就该考虑怎么处理多出来的自行车了。
既然拿到了奖励,就该开会干活了,既然是设计轻机枪,他就想起了81式里直接在世界上定义了依着弹鼓结构的81式轻机枪弹鼓。
这款弹鼓的出现,让世界上所有基于这种设计原理制造的弹鼓都被叫做81弹鼓,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被国外借鉴的技术之一,75发的量也能满足轻机枪所需。
想到就做,有个这弹鼓,由于两枪的接口通用,装上这个弹鼓后,61式都可以临时客串轻机枪了,虽然李胜利脑子里有很成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那个四合院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