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回 赵德言献计侵唐 窦建德事虏受辱(2/3)
书于朝廷,请求留李元吉仍守太原。李渊本不愿调回李元吉,今又见请愿书到,便借机传旨令留李元吉仍守太原,只罢去齐王爵位。当地百姓得知此事,莫不大失所望,一时之间,群情激愤,附近州县开始民心浮动。
消息传至马邑,刘武周大喜,便决心乘势进取太原。又恐处罗不许,便先到汗庭请示,并求处罗派兵增援。处罗正欲大举进犯唐朝,自然欣然同意。便立即将莫贺咄设咄苾与大叶护阿史德贺鲁招至牙帐,商议如何进犯唐朝。咄苾道:“此事关系重大,当有万全之计。我属下有一汉人唤作赵德言,足智多谋,不亚于已故之大军师,可召他前来商议。”
处罗闻言,大不以为然:“一个汉奴,能有何高见?”
咄苾正要在开口,却见贺鲁先道:“大可汗休要小瞧了这赵德言,此人深谋远虑,确是一难得人才。”
处罗见贺鲁也这样讲,便令人将赵德言召到牙帐。赵德言得知处罗要侵犯唐朝,便先向处罗发问:“不知大可汗可有成算?”
处罗道:“我欲亲自率军直取关中,却令你家设主会同刘武周攻太原。两路进兵,使唐朝首尾不能兼顾,必能成功。”
赵德言沉吟片刻道:“奴才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处罗道:“你有话尽管讲来。”
赵德言这才开口道:“大可汗自以为才略威望比始毕可汗如何?”
处罗一怔,随即道:“自然不如。”
赵德言又道:“大可汗属下众酋长比大军师如何?”
处罗又道:“自然无人能及大军师。”
赵德言道:“唐朝据有关中之地,地险人众,李渊颇具人望,李世民骁勇无敌,李靖用兵如神。当年始毕可汗与大军师尚在,犹不能奈何唐朝,今大可汗与众酋长谋略威望皆不如二人,大可汗如何能确保此番攻唐必胜?且今太原民怨鼎沸,人心思乱,刘武周进兵攻之,有必胜之势。我若在此时出兵关中,唐人受我军牵制,既不能出兵援助太原,必闭潼关以拒武周,而集重兵与我决战。倘若刘武周取太原、河东之地,大可汗却未能如意,则反似我汗国不如刘武周也。岂不有损国威!且刘武周岂是善类?其麾下宋金刚、尉迟恭皆当世人杰,一旦其占据太原、河东,势力大盛,岂肯再俯首于大可汗!此乃一唐朝未灭,一唐朝又生也。此于我何利之有?”
处罗闻言,低头不语,半晌方道:“你之所言,颇有道理。只是如今唐朝势力渐盛,大有一统中原之势。一旦李渊得志,必为我国劲敌,我等岂可坐视不理?”
赵德言道:“坐视不理,绝非上策。今奴才有一计,可以使大可汗坐镇塞北,役使中原群雄。”
处罗大喜:“是何良策?”
赵德言道:“以华人制华人。”
“何谓以华人制华人?”
“大可汗莫若派一酋长,会同梁师都,虚张声势,进取关中,以牵制唐军主力。大可汗却率大军与刘武周一道进取太原、河东。得手之后,则大可汗可派一酋长坐镇太原以制刘武周。并令窦建德、王世充等中原群雄四处进攻唐属州县。如此,虽不能灭唐,然则潼关以东,非唐所有矣。此乃一石三鸟,使唐益弱而群雄益强、我汗国声威益盛。唐益弱而群雄亦强,则可使中原群雄势均力敌,相互牵制,大可汗声威既盛,则可雄踞大漠、太原,虎视中原,天下群雄,谁敢不服!”
话音未落,便见处罗等三人两眼放光,连连点头。处罗便道:“德言所言,甚合我意。”忽转向咄苾道,“我欲将德言调至汗庭任阿波之职,不知三弟可否割爱?”
咄苾闻言,不觉一怔,他万没料到处罗会这么做。凭心而论,让赵德言离开自己,他还真是不舍,但一来不好驳了处罗的面子,二是这阿波一职在突厥二十八等官位中排在第三等,仅次于叶护和屈律啜,一个汉人能得到如此高位实属不易,如果自己反对,只怕赵德言也会对自己产生怨愤之心,即使再将他留在身边,也不会为自己尽力了。只好做个顺水人情:“这是德言的福分,小弟自当成人之美。”
赵德言万没料到自己能如此平步青云,不由得心中暗喜,一时得意忘形,忍不住又道:“奴才还有一计,令中原群雄永远甘心臣服。”
处罗忙道:“快快讲来!”
赵德言道:“中原有一圣物,即传国玉玺。得之者被视为真命天子,若不得此玉玺,虽得天下,犹被称为白板天子。今此物恰在窦建德处,大可汗何不向他索取!此外,杨广之孙杨正道亦在窦建德处,大可汗可令建德将他与玉玺一同送至汗庭,并立正道为隋王。今杨氏虽为天下人所厌弃,但毕竟号称正统。大可汗若能手握玉玺,挟正道以号令中原,正可谓名正言顺,谁敢不从!”
处罗大喜:“此计大妙,你可前往铭州,取此二物。”
当即令极失特勒为大使,赵德言为副使,出使窦建德的夏国。次日二人便率队动身前往铭州。这一日,使团来到铭州,早见窦建德率着文武群臣出城迎接。极失特勒心中不禁得意,一种蔑视之情油然而生。来到近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贞观魂之一统山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