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0章 人口大爆炸(1/2)
经过各州县统计的数据汇总,全国登记在册的汉语人口有一亿五千万,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俄罗斯。初步估计,大概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但对赵构来说,就这么点人还是太少,广袤的美洲、非洲、澳洲都还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开发。
生产、制造、建设、战争……国家运转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口基数的支撑,人口数量乃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最直观体现。
这几年来,废除徭役,降低农业税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让老百姓的生存压力大大降低;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直接让粮食产量翻倍增长,每年产出的粮食都吃不完;社会安定,物质供应充沛,大宋人民的生育意愿空前提高。
而且,在这个生理知识匮乏、生活枯燥乏味、又没有电灯的年代,普通人的娱乐方式实在太少。天一黑,造娃成了唯一的娱乐,年轻夫妻们只能通过搞窝里斗来度过漫漫长夜……
天天晚上进进出出的,娃就怀上了,平均每对30岁左右的夫妻至少有五个娃。
尤其是在最近两年,出生人口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大宋各地的产婆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光靠收喜钱都赚发了。
可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太差,孕妇难产、婴幼儿早夭的现象十分普遍。
为了让孕妇们顺利生产,赵构在各地兴建了妇产医院,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郎中、产婆等到医院里任职。医院提供对孕妇的备孕、安胎、分娩等全部免费。
为了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生娃还可以领到高额的育儿补贴。
为了让胎儿在孕妇体内健康成长,孕妇还可以免费领鸡蛋、肉类等营养品。
为了缓解部分母乳不足的问题,专门配制了适合汉族宝宝体质的复合奶粉,用略高于成本价出售。
多管齐下,生育压力给到了妇女,还给到了地方官,对每个地方都下达了人口增长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与官员的升职加薪挂钩。
在大宋的农村,负责掌管赋税和户口的里正不得不四处奔走宣传,鼓励生育。
在村口的树上、墙上都可以看到许多醒目的红色大字标语,诸如:
“让每个妇女都怀上孩子是里正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生儿育女丈夫有责”。
“天南地北去做工,连生十孩记心中”。
“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多种树。”
“我是孕妇我骄傲,我为国家生宝宝”。
……
朝廷的关爱,让妇女们的家庭地位大大提高,尤其是孕妇,走在大街上时,每当别人看向她们的肚子,她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
据不完全统计,大宋的人口增长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左右。
照这个速度,当前人口为1.5亿,那么十年后人口大约为: 1.5 * 10^8 * (1 + 0.05)^10=2.33亿。
十年后,2.33亿人。
二十年后,3.85亿人。
五十年后,8.21亿人。
到那时,全世界都是汉族,其他的什么白人,黑人全都成少数族裔了,岂不美哉?
当然,这个计算方式是基于理想状态,实际人口变化可能会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传染病、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赵构为了大宋的生育率可谓是操碎了心,关心完已婚夫妇,还得考虑未婚的单身汉。
由于这个时代实行一夫多妻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有钱有权的男性往往都有个三妻四妾和十几个丫鬟,而资质平庸的男性则只能孤寡终生。
许多底层男性,光是为了勉强活着就已经付出全部努力了,完全不敢奢望能娶妻生子,根本就没有婚恋的资本,没有传递基因的资格。
有些人生在罗马,轻轻松松就能拥有很多女孩的一生;而有的人出生就是牛马,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拥有一个别人拥有过的配偶。
我们今天所活着的人,往前推个五代人,谁家都是个贵族,至少也是个大地主,因为封建时代的底层人根本不可能有后代。
随着大宋的国际影响力变大,民凭国贵,在外国人眼里,汉人的面孔就代表着高贵、英俊、富裕、优雅、博学、牛逼。
对欧洲、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的普通女性来说,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嫁到大宋,当个洋媳妇。
特别是印度,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极低,在印度人看来,生下的女孩子就是“赔钱货”,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印度人之所以会有想法,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印度,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时,女方家庭必须要拿出一大笔嫁妆,才能顺利将女儿嫁出去。
印度的很多家庭在女儿出生后就要开始为她攒嫁妆,这样才能在女儿结婚时拿出足够的嫁妆。倘若女方家的嫁妆没能让男方感到满意,男方轻则殴打虐待妻子,重则退婚索要赔偿。
印度还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