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章 秦桧发明蒸汽机车(2/2)
“奇巧淫技”就是儒家对墨家发明创造的侮辱,尤其是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科学的星星之火就彻底被浇灭了。
人们不再去钻研科学和技术,失去了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整天只沉浸在四书五经里,尊孔崇古,闭门造车。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白了无非就一句话——读书是为了做官。儒生们读书不是为学习知识而读书,他们把读书当做投入,而做官则是产出,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中国的读书人,读书做官是老传统,这种封建保守的思想流毒在今天仍然深深根植于许多人心里。
久而久之,升官发财成为了中华民族唯一的动力,只要能当上官,干啥都行。
所以,只要把科学加入到科举考试中去,让学科学的人也能做官,必然会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对科学趋之若鹜。
在此之前,还需要有一个典型的案例,而秦桧无疑可以当第一个榜样。
赵构找来几十名能工巧匠,根据秦桧的图纸制作出各个零件,组装出了大宋的第一台蒸汽机。
没有车床,整台机器所需的零件都只能纯手工打磨,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当然这只是个初代概念产品,随着工业链逐步完善,实现量产不是问题。
蒸汽机试运行成功后,又配套了一辆机车和三节车厢,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了。之后,秦桧又指导工匠在大名府城外铺设了一段五公里长的铁轨。
赵构决定给儒生们一点小小的机械震撼,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朝会结束后,赵构携文武百官共同参观蒸汽机车的首秀。
车身的主体由一个高压蒸汽锅炉,一个单缸,一组侧面巨大的连杆传动齿轮组成。车尾还牵引了三节车厢,装载了60名士兵。
预热已经就绪,从发车台上可以看到浓烟缭绕,随着蒸汽机的轰鸣声逐渐变得浓厚。蒸汽机车身上的各个部件开始露出逐渐加温的迹象,金属表面透出微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黑色光芒。
出发的号令下达,蒸汽机车释放出浓重的凝胶状蒸汽,仿佛一条腾空而起的黑龙,随着蒸汽的喷发,机车发出低沉的响声,震动整个站台,齿轮组带动巨大的钢铁机身向前推进,车轮在轨道上发出持续的咔咔声,明亮的火花从摩擦中溅出。
蒸汽机车开始加速,呼啸的风声回荡在周围的空气中,围观的人们感受着猛烈的气流冲击到脸庞上。
当蒸汽机车全力加速融入铁轨的怀抱,以1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驰,逐渐成为一道远去巨龙,众人啧啧称奇,在旁边一边追赶一边呼喊。
没有牲畜也能自己动,所有人都惊为神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巨大的灵魂冲击,再没人说这是奇巧淫技。
赵构“龙颜大悦”,封秦桧为机械伯,任命为二品参知政事兼工农兵大学教授。
不想错过《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