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谦称、敬称、贱称(1/2)
谦称
1、王侯自称
(1)朕
第一人称代词。从秦始皇起,专用为全帝的自称。
(2)寡人
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
例: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3)孤
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
例: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4)寡君
臣子对别国称呼自己国君的谦辞。
例: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秦晋殽之战》)
(5)不谷、不善
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2、臣子自称
(1)臣
男性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地位尊贵,译为“我”。
例: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2)老臣
官吏面对君主时的自称,多指年长者。
例: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触龙说赵太后》)
3、一般人自称
(1)仆
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时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例: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2)愚
谦称自己不聪明。
例: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3)某
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
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4)小人
西周、 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辞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例: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5)鄙人
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6)贱子
谦称自己。
例: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
4、读书人自称
(1)不才
本义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自称。
例: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文书》)
(2)不肖
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谦称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3)不佞(nìnɡ)
同“不才”。
例: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
(4)
后学
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
例: 宜为章句,以悟后学。(《后汉书·徐防传》)
5、女子自称
(1)妾
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
例: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2)贱妾
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例: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
(3)婢子
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
例: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6、自称家人
(1)家严
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2)家慈
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的母亲。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3)舍弟
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4)拙荆
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荆”本为一种灌木,古代贫寒人家妇女戴荆钗穿布裙,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
(5)贱息
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
例: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触龙说赵太后》)
(6)犬子
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
例: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文常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