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0章 断人财路(1/2)
第60章 断人财路
看着大卡车消失,回到院子里,原本小山堆一样的废品,现在除了一些碎纸片糊在地上,院子空荡荡的。
陈文瞅了瞅,道:“大奎,你跟我去拿钱,其他人继续开门做生意。”
周大奎上前,小心提议道:“哥,就咱俩,用不用多叫些人?”
他突然发现,文哥文哥,把这个文字去掉,好像关系显得更亲近些。
刚说完,陈文一脚就踹了过来。
“想什么呢,就去厂子拿个钱,还多叫些人,你以为要账去呢!”
刚说完,陈文愣了一下,貌似真的是去要账。
不过这个厂子是张霞一个忙帮到底,让其老公李来斌给介绍的。
抛开这层关系不说,这种大厂除非不想干了,怎么可能欠这种,小账。
聊了几句,出院子带着周大奎上了公交,一路向东,过了十几站才下车。
城东的郊区,仿佛跟其他几个郊区比拼谁更破一样。
一下车,坑坑洼洼的街道映入眼帘,有的墙裂着大口,感觉一阵风都能吹倒。
张霞的老公李来斌,这次介绍的是京城人民机械厂,整个首都数一数二的大厂。
要不说衙门里有人好办事,他只是晚上溜达着窜了个门,回收站的废品归处就有着落了。
不过这种人情用一次少一次,虽然两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父辈关系也都不错,但指望这个吃人情,没人愿意老买账。
李来斌肯帮忙,一是看在邻里关系和陈文父母的份上,二是觉着陈文可投资。
张霞从赵眉嘴里知道陈文合伙儿开了家早餐店,现在又要折腾什么回收站。
作为枕边人,晚上躺床上稍微当闲话说几句,李来斌听着一琢磨,就觉着陈家小子的忙可以帮。
倒不是这样帮他,对自己事业上能怎么怎么样,这就是图个人情。
谁也说不准以后会不会求到陈家身上,有了这层,到时候嘴好张不说,老陈家还真得接着,而且还得用心办好。
陈文心思活络能想到这层,都是互惠互利的事儿,他到挺乐意的。
京城人民机械厂,老百姓喜欢叫他“北人”厂。
主要生产的就是胶印机,每年对外销量额惊人,所以规模自然大。
不用打听,顺着人多去的地方走两步,就能看见厂子大门。
到了门口,两人没有穿工作服,被门口的安保拦了下来。
陈文晃了晃单子,解释一通,对方进去跑了一趟才给放行。
周大奎四处瞅着,感叹道:“这厂子听说工资福利特好,我爸就想个找关系让我来当学徒,再慢慢转正,可惜最后没成。”
陈文走在前面,也没回头,自言自语道。
“的确不错,哪怕再过几年掀起南下下海经商的浪潮,也对这种大厂起不到致命影响。”
这种机械厂有着自己的工程师团队,研发设计能力强,设备更新跟的上,自然不会被社会淘汰。
厂子订单不断,也就不会出现停工、裁员的现象。
周大奎眼睛转着四处打量,他经常听陈文嘴里蹦出来的一些听不懂的词汇。
不过这不妨碍他当一个好捧哏的,只要陈文抛观点,甭管懂不懂,点头就对了。
两人进了一栋三层小楼,拦住人询问后,才到了二层财务室。
没有什么狗血桥段,不买账付钱的桥段,陈文在门口排了三分钟队才进去。
一进屋,里面的工作人员利索的接过单子,核对无误后,拿钱赶人。
生怕你跟他多唠一句似儿的。
“纸壳一共七百六十斤,七分一斤收的,机械厂按一斤一毛收走,塑料八百二十六斤,机械厂两毛收走,铁...”
周大奎边往外走,嘴里一个劲儿嘟囔,陈文听着把装钱的纸袋子丢给他。
“一共二百九十一块二,这些钱伱都拿着吧。”
周大奎嘴角发干,不确定道:“这么多啊!”
回收站才开了不到五天,五天就挣了快三百块钱!
许久,他才轻轻自言自语道。
“我爹娘一个月合起来才一百出头儿,咱这两天就顶老两口三个月了...“
陈文撇了他一眼,提醒道:“这只是毛利,支付那些拾荒的钱,还有手下人的工资,没什么赚头的。”
听着陈文的话,周大奎想了想,还是觉着比工厂上班强,要知道这可是才几天时间,怎么能比。
两人上了公交,过了几站陈文就要下车,他还得去道观。
周大奎嘴角干吧的没说话,连忙举了举手里的钱袋子。
陈文摇手,他到嫌这玩意儿拿着麻烦,道“你自己拿回去收好。”
透着车窗,望着陈文头也不回的离开,周大奎感动不已。
三百块钱可能对陈文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他来说就是天文数字,陈文却这样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八零从知青回城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