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楼梯:看我,弹射起步(1/2)
王仲源:“能形成雨雾的环境,说明此处的湿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阈值。而且在此处附近一定存在一条地下河,说不定那条河正在我们脚下。”
劫后余生的几人纷纷低头朝脚下看去,而后又看向那扇血迹斑驳的木门,默默咽了口口水,眼中的惊惶之色未定。
“那…那玩意是粽子吧。”
“乖乖,这是我第一次见这种玩意儿……”
大家突然开始七嘴八舌的小声交流了起来,以此来慰藉他们心中的不安。
“诸位,反正我们此刻也暂时被困在了这座宝塔之中,不如搜寻一番说不定能另寻出一条生路来!”
徐老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那群暂时失了心魂的人多出些许盼头。
但是没人问他们为什么去而复返,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胆气用于解释他们去而复返的原因。
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的用听话和顺从来掩盖心虚,隐瞒愧疚。
可他们的神色变化,怎会逃得过符晓的眼睛。
符晓虽然不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但是来路已断这件事却早已在他心中变为了板上钉钉的事。
手电微弱的灯光隐约将他们所处的空间照亮。
也不知道这座塔是用哪种结构修建的。即使整座塔近乎一半都镶嵌在墙内,塔的内部却丝毫未受到影响。
此处目之所及皆为空旷,除了四面墙上那些栩栩如生到随着人行走好似能动起来的壁画。
壁画是由木门左侧开始讲述的。
符晓的目光扫过画中那个眉目清秀宝相庄严的童子,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
这种熟悉感,上次出现还是在看到夜莱那幅画像的时候。
符晓的眼中多了丝迷茫和思索,葱白的手指无意识得挠向小版夜莱的下巴。
他难道…认识这座宝塔的主人?
画上的童子合掌背朝太阳端坐着,双目紧闭神色祥和似在安睡。身侧刻着一串镶金的古文字,应该是童子的名字。
目光向右移动,原来的童子身形也似长大了几分。
画面上多了几尊佛像,这童子仪态恭敬,对着佛像顶礼膜拜。
再往右,童子身量变高不少,一暮年僧人立于其身侧,童子和僧人手中各执一书,似在传道授业,二人皆面露喜色。
然而下一秒,刀刃相交,铁骑层层,一副兵荒马乱之景。童子已然为少年,可惜那些常伴于童子身侧的人皆粗布短褂,面色狼狈被画在两侧。徒留少年一人面露哀色被画在正中。
再往后少年又再次立于佛前,手中攥着小刀似在雕刻一尊木制佛像。
“这壁画描绘了这个塔主的一生。塔主皈依佛门后,在此处学习十戒道品律仪,后又向北往另一处佛院拜师学律。
徒步登上一座名山上诵读四部经书,同时忏心净行,精研律藏,常为求得禅法喜出望外。
后又因求法心切,却苦于无良师可请,听说一处凶地有名师,便心甘情愿冒着边境刀兵相交的险境,求到名师座下。
名师被他求知若渴的行为感动,为他开辟道场,讲四安乐行。塔主受益良多,遂在此修法华三昧,晨昏精进。
塔主为亲见书中之景,得名师印章获得许可后,名师更是为他开演教法。开悟后的塔主,身心焕然一新 ,不负所望,辩若悬河,听讲者无不对其信服。
后塔主正值青年,在名师云游四方后,塔主便率领三十余人前往一座都城弘扬禅法。不久,被国主受请移驻一间寺庙,当时的高官显要皆对塔主相当尊重,也时常前往他所处的寺庙听闻佛法。甚至偏远一带的法师大德,也率领一众弟子浩浩汤汤前来问道参禅。
之后塔主游行另一座名山与一名和尚相遇,双方交谈片刻,塔主面露惊讶似乎早有预料。谈论间,钟声响彻满山,后塔主似乎同意了和尚的提议驻足于此创建草庵种植松果。
期间塔主遇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亲身经历了许多怪事,但塔主并不觉得古怪反而心智愈加坚韧。
之后又遇灭国之灾,塔主四处逃亡,最后选择牺身在一处高山之上。
几年后又被新的国主赏识,国主派遣侍者三番两次请其出山,塔主见其恳切,于是同意了国主的邀请后被再次封号,此时塔主已人至暮年。
又受邀讲法多年后,塔主于某日告知弟子,寿元将尽,并嘱咐弟子在他的棺椁外另立白塔,即便如此他仍然在为大众讲述佛法,还积极设计寺院的蓝图。
此后不久,塔主病倒,吩咐弟子前往城外一间寺庙洒扫,扬言他将在那处命终;待其命终后,将其衣钵具等分为二分,一分供奉佛主,一份化作舍利。
没几日,塔主就于大石像前端身正坐,如入禅定,安详示寂。”
随着孙老的话音落下,众人也刚好贴着壁画转了一圈。
符晓却站在最中央的一处壁画前出神。
那个壁画里只有三个人,两个人穿着道士服一人穿着和尚长褂并排行走于山涧间谈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盗墓:磕cp的我被磕cp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