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三章 绕柳成盆(1/2)
今日的早朝并没有因为威远将军的缺席而发生什么变化。在行过朝拜之礼后,余生便抱着乳白色的玉如意坐在末位。
大臣们一一启奏,有民生有军情。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辽国在攻克太原之后,趁锐意之势欲夺取大名府。结果被并州守将程怀熊的支援部队奇袭而损失惨重,不得已在太原驻扎。
辽国南下的步伐被打断,这个消息几乎可以作为这些天里唯一的好消息。
诸多事宜逐一汇报完毕,太子殿下接过翰林学士所做的文书之后从龙椅中站了起来,对着满朝文武温和说道:“辽国屡犯天威,实在令人恼火,我正打算北上汴梁继承太宗遗志。”
当太子殿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整个朝堂都不再有半点儿议论之声。因为太子殿下的语气虽然温和,但铁青的脸却显得更有说服力。
就在这是,太师椅上的寇宰相清了清嗓子宣道“兵部速将这个消息告知北方前线,将士们若知吾皇不惧辽人屠刀,悍守国门。必当奋勇向前以彰吾皇之威。”
当下所有官员长衣及地,齐声颂道:“吾皇英明。”
太子殿下笔直地站立在大殿之上,目光炯炯,嘴角却是冷笑不已。曾经无论他如何努力,就算他自称为“朕”,这个尊贵的称呼,都没有人当回事。如今整个朝堂都称他为皇,赞他英明。他本该为此开心,此时却是满肚子的恼火。
下了早朝,太子殿下没有前往御书房而是快步来到了春禾殿。自从踏进春禾殿的第一步,太子殿下便暴喝不止,口中直呼:“放肆!放肆!”
妃子刘娥来自乡野之地,本就是做惯了农活的妇道人家。既然住进了春禾大殿,不喜读书的她倒也找到了乐子。
乐子便是春禾殿一方方平整如豆腐块儿大小的肥沃土壤,土壤是从宫外运进来的。于是民间的播种也便成了将种子放进豆腐块儿大小的方格,然后填上土壤。
听着动静,刘娥连忙起身来到殿外迎接。太子殿下则是怒上心头,一边叫骂着进了大殿。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直到来到大殿之中的龙椅之上,太子殿下依旧无法平息心中的愤怒。刘娥连忙上前相劝:“这又是生得什么气,可别气坏了身子。”
太子殿下只是暼了一眼桌案上整齐地书本,便觉得心烦。抬手便拾起一卷书向着大殿门口方向扔去。
“这些个臣子居然背着朕在民间散播谣言!若朕真的气死了,那他们还不直接反了!”
“朕都不知道自己要北上汴梁登基,整个洛阳城却都知道了。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刘娥连忙捡起书本,微笑着回应:“北方的黄豆丰满,做成豆腐脑沾点儿辣酱好吃极了。”
太子殿下闻言一怔,这才明白过来这个长相貌美的妃子真的没有什么心计。与那些明枪暗棍的大臣们比起来,简直清纯得像极了洁白的豆腐脑。
不知何时,太子殿下的愤怒渐渐平息。再看向刘娥,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唉,还是你讨人喜欢。”
……
讨人喜欢可是个技术活,刘娥天生的单纯可以说是学到了这门手艺的精髓,而余生和一众不讨太子殿下喜欢的大臣却是很难领悟这个窍门。更何况他们彼此至今也不见得有多么情真意切。
从大殿至皇城大门的这段路程,除了各个部门需要忙碌的官员,其余大臣都选择结伴而行走出皇城,有的更是只为了送一送走在最前的两个人而撇了要紧事凑了进来。
走在队伍最前沿的是一个身着紫袍,头戴镶玉乌沙冠的宰相大人以及一个身着应天府院服的学生。
以余生这个旁听朝政的空头衔自然没有资格走在文武百官的前面,所以走在前面的那位是柳旦而不是余生。至于柳旦同样是应天府旁听朝政的学生怎么能与宰相大人并肩而行,没有人置疑这个问题,因为宰相,正牵着柳旦的手,联袂而行。
一个年迈的宰相牵着可以称之为人中翘楚的学生,这种关系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余生一边在心里暗骂几句柳旦鸡贼,一边昂着下巴琢磨着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踩他两脚鞋跟子。
现实总是无比操蛋,官员们知道余生是被太子殿下赐婚杨家,那也就不难明白舆论中那“整顿军纪”四个字的含义。威远将军杨廷昭大势已去,又是垂垂老矣。但别忘了威远将军曾经杀了余生全家,这样的血债注定是要用血偿的。以至于这次名义上的入赘,实际上便是一次兵权的交接。
用威远将军杨廷昭全家的血祭奠已经握不住了的杨家军。
以至于余生这个出了名的纨绔都被谄媚的官员挤到了第三的位置上。
送行的队伍十分沉闷,余生和寇宰相互相看不对眼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二人没有语言交集,就算身后那些官员如何百爪挠心想要巴结也无从下手。
这种情况直到皇城之后的分别才有了些改变,毕竟同出应天府的学生想法可没有那些陈老官员精明。
柳旦也终于有机会与余生说上话,只是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