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八章 趁着天凉好读书(1/2)
第四十八章趁着天凉好读书
又是一天清晨,一只灰不溜秋的家巧儿扑棱着翅膀飞上了清水塘墙角的红杏枝,唧唧咋咋唱着只有它自己能听懂的曲子。
在余生听来,恨不得拔光毛炖了它。拜托,麻雀虽小,好歹能填饱肚子不是。这才是它的价值好吗?不要说什么保护麻雀人人有责,这是小六子该干的事儿不是吗?
说起小六子,余生就是一脸的苦逼。
“臭余二!什么也不干!天天抹着哈喇子等着吃现成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就这一句话,把余生堵得严严实实的,小六子自己则被柳家大小姐接去相府吃香喝辣。
此时此刻的余生正卧在摇椅里,纠结着该吃什么,或者有说什么东西能吃……
相府夫人来倒是没空着手,一出手便是一堆半人高的习题……
说是往年的应天府试题以及今年的科考方向,接走小六子是怕耽误余生用功读书。不给余生送饭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
派个男家丁送饭,怕拐了余生出去耍乐;派个奴婢的嘛……毕竟余生正值年少,血气方刚的……怕误了读书的心思。
距离应天府报考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余生可以说是足不出户,日日夜夜勤学苦读。
多看书总是有好处的,只是当余生翻到当今圣上真宗陛下亲笔写下的《劝学诗》时,不由得揉了揉肚皮一脸的无奈。
“书中自有千钟粟,那我如今为何依旧饿着肚皮?”
暗自腹诽一句,丢掉书籍。没有什么白感交集,更没有什么狗屁的情怀。
因为这一切都在余生的预料之中。
前几日小六子被接到了相府,明面儿上是得了相府夫人的眼缘,实际上只不过是柳家使的一个小手段。
扣下小六子,倒不是柳家想要威胁余生什么。毕竟以余生的能耐,没什么值得柳家威胁的。
柳家这么做的原因不过是摆一个障眼法,让自认为聪明的余生认为,自己如果不能考进应天府,那兄妹二人的日子也就过到头了。
有的时候自认为聪明也是一种聪明,就比如此时的余生。明白了此时的处境,使得余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更是一连多日不曾出过家门,整日温书习课,竟是没有半点儿荒废。
要问为什么,如何下得这番苦功夫?
在郡河时,自从老将军只手遮天的年月一去不复返,余生便成了军营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军衔官阶没有任何变化,那是因为他的年龄太小。十几岁的孩子统领整个军营实在骇人听闻。但只要任务落在余生头上,那便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
郡河城外二里地便是辽**营,仅仅只隔了二里地的对峙两国都过得不太平。
尤其是在冬天,两国粮食都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对立的双方便都盯上了对方的那点儿糊口的余粮。
郡河城这边儿的军民同心,将士们的日子要比辽国好过的多。
越是看着大宋将士一个个满嘴流油,辽国将士这边儿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那更是恨得牙根儿痒痒。
这种情势下,这二里地便成了双方斗智斗勇的战场,其中的百姓可就遭了殃。
但凡余生接到类似任务,辽国的士兵且不说能不能抢着粮,能不少个零件儿回到军营就不错了。
久而久之,余生便是这二里地的爷。久而久之,辽国士兵在寒冷的冬季只能背着同样冰冷的箭筒在林子里打猎,并且在心中祈祷着:“二爷啊,二爷,您老今儿就在暖被窝里歇着吧……”
想到这儿,余生不由得叹息一声:“唉,也不晓得这帮兄弟过得怎么样。还是郡河好啊……”
秋风多萧索,萧索着也便凉透了心。迎着秋风的投怀送抱,余生紧了紧衣袍。想着没有自己的郡河城,哪里又是几捋萧索秋风能够比喻的?
想到这儿,余生又摇了摇头。山不转水转,没有自己的郡河城依然会转动起来。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考进应天府,不给郡河城丢脸。
又捡起随意散落在粗糙碎石地面上的书籍,卧在摇椅里品味着圣贤书中的男儿平生志。
在郡河城时,兵部派来视察的领导在发表其冗长发言后,总会进行一个阶段的总结。
这个总结的开头便是“我接下来说的话,对事不对人啊……”
于是乎,军营里便盛传一种风气。做事儿正经无比,做人正不正经那就两说咯……
在这样的氛围里熏陶了六年的余生,着实掌握了其中精髓。无论做任何事都不容马虎,就算此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做人嘛……额……着实不咋地。
余生对修行的向往无可比拟,所以他可以在几年前丢掉所谓荣辱,跪在了威远将军的大帐外。拜师不成,便努力积攒军功,换来应天府的举荐书。
为了进入应天府更是不惜与危险的辽国使臣一同前往洛阳,来到洛阳,更是不惧威远将军的气势压迫。绞尽脑汁与其周旋,最后得威远将军为自己探查资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