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第十六章(1/2)
在最后两个月的关键时间里,太阳开足了马力,给予了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热量,耕种的人欣慰的看着自己地里的水稻,在他们那张不言苟笑的脸上,罕见的展露出了从容不迫自信来,便可知道他们已经能够预见得到今年的收成如何了。
地里的水稻在接收了来自太阳、大地和勤劳人民的馈赠后,如一串又一串密码解开了蕴藏在它们体内古老的基因锁链,当一阵又一阵沙沙声随风响起时,那些忙碌了一个春夏的人民,也将迎来丰收的喜悦。此刻,他们消瘦黝黑的脸上,终于可以放肆的笑出样子来,而这样的时刻,在以往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片大地上被不断的上演着,地里种出了粮食,人也得以繁衍,文明得以延续,如同一个巨大的天轮,不停的轮回着,时代也跟着螺旋向上。
“实践出真知”,是一条永不褪色的真理,在品尝到了实践带来的果实后,人民也不再担心新政策会对他们造成怎么样严重的后果,除了一些固执己见的人会认为,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而已。他们是反对声音的代表,任何的东西都会有反面,何况是合乎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政策呢?发展的道路上永远不能,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那些反对的人,会时时刻刻在凝视着这道路上所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他们也将会在这些事情出现时,发出自己的声音,“时代变了!”“时代变了”,这是他们一贯的用语,但无论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去表达,他们都只是想获得人民的关注,以便彰显出他们想象中的,如历史文物般足以代表时代的历史价值。
直到现在,无论是对于此一刻正站在地里的农民,还是对于此一刻正位于时代交替的国家来说,都是美好的,农作物的丰收侧面的证明了新政策对于国家发展的正确性,而底层群众在看到自己努力付出后的丰硕成果,也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去拥支持抱新的政策。
钟楚安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欣喜的站在自己那两亩地前,今年的雨水和热量都刚刚好,再加上自己几个月来的努力,才有现在这样的成果,他贪婪地闻着水稻成熟后发出的香味,这是他这么久以来付出和收获最成正比的一次,没有什么是能比这个更叫一个经历过不堪岁月的人开心的了。
钟楚安开心之余还有自豪,自豪是因为他终于从父母离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在他们曾经耕种过的土地上,他第一次通过了自己的双手种出了粮食。钟楚安难以言表其中的情感,但这份对父母的感情曾让他十分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正转化成了另外一种东西,这一过程就好像是这几个月来,他拼尽全力去耕种,而现在准备要丰收一样,前面的付出就是痛苦本身,现在的收获就是痛苦转换成的东西,钟楚安这样去解释自己对父母的感情,这使他的内心好像又变得通透了些。
南方的热量和降水足够支撑作物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于是在采收刚结束不久,人们顾不上休息,便又开始投入到下半年的种植工作中,人们要抢在过年前的时候再采收一次,
当人们都开始把土地重新翻一遍的时候,钟楚安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两天他都有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不是应该去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这一想法源自他在源冲村寨打水时,听别人讲关于那些在新政策驱动下所发生的事,钟楚安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是个机会,也许他自己能够趁着这次大潮改变一下自己现在的状态。钟楚安想,或许以后的日子人们就不再仅限于吃饱这一项了,可能是比吃饱还要复杂得多的事情,但他也清楚这样的事情以他现在的状态是想象不出来的,但他又不想错过这样一次可以改变的机会,于是他便在思考,什么事是能够给他带来改变,而他自己又是可以做的到的呢?
思来想去他最后还是觉得种地是他能做到,且是最容易达到的事。但这次钟楚安不想种粮食了,他想种点别的!“种西瓜!”不知怎么的,这个念头一下就从他脑子里蹦了出来。顺着这个念头,他深入的思考了这个问题,一来现在种这种东西的人少,因为以前不让私人种,同时也是因为以前连吃饭都成问题,这东西根本就没人种了,二是现在放开了,可以种这种东西了,物以稀为贵,说不定要到时种成了还可以买不少钱!三是现在即便是再继续种粮食,也还是会缺少肥料,种西瓜相较于种粮食来说,所用到的肥料会少些。
这样想来,关于种什么的问题钟楚安就确定下来了,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并不是选择种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下定决心去种的问题,显然做这样一个决定艰难的地方就在于,别人会怎么样看待自己,钟楚安很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一个全部人都忙着种粮食,忙着犁地的时候,你的地里要种的不是粮食,或者说你的地是空着的,那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这就好比是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头,要是在上面开了朵花,那么这块石头就会因为这朵花而变得不同。
再把这个问题细剖下去看,钟楚安想无外乎就两个问题,第一是,他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事,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是,做这件事会引来其他人的关注,而自己为什么会去害怕这样的关注?
对于第一个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边城往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