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送信(1/2)
太子整整睡了一日,朝野间流言四起,都说太子沉迷美色不理国政。
景顺帝忍了又忍,听闻次日都还没起身,十分震怒。
“你自己看看,这些折子一道又一道的,哪一本不是奏他的?”
“朕看,他这是不想要这个太子之位了吧!”
“皇上息怒,喝杯茶降降火吧!这是沈家的”
太子党狱百般劝说都压不住他的怒火。翊华殿内。
太子的疏忽和官员们的告发导致皇上勃然大怒,并对朝堂上的景象感到愤怒。皇后姜氏见状,不断劝解皇上,希望能平息他的愤怒。
然而,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让皇帝冷静下来。直到第二天清晨,太子才迷迷糊糊地醒来,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皇宫向皇上谢罪。
太子表示自己并非故意失职,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连续缺席了两次朝会。然而,皇上依然十分生气,责令太子在宫门外跪了三个时辰,宣布他不配担任太子之职,品德不符职位。
就在这时,太子的哥哥,也就是大皇子陆凝之前来求情,声称宽恕太子的过错。
但是,他在请求之际却有意无意地提及太子过去的各种小错,虽然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便是在暗示太子的品行有问题。
这个时候,在夺嫡的争斗中形势并不激烈,因为皇帝并没有生下太多的儿子。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大皇子陆凝之,他是静妃所生,性格老实憨厚,皇上认为他平庸而无能。
但实际上,大皇子抱着暗中算计的心思,并且打着猪吃老虎的幌子深谋远虑。第二个候选人就是太子陆衍之,也是算得上是二皇子,皇后生的。
至于三殿下陆晖之,他在胎中就夭折了。从第四个孩子开始,皇帝和皇后都没有再生育顺利的孩子。
第六个孩子是陆悠之,他的生母只是一名宫女,但却因运气好而晋升到了嫔妃的位子。
第七个孩子是陆歆之,也就是七公主,皇后特意用自己的名字来给她取名,因为她是太子的亲妹妹。
话说回来,大皇子的挑拨离间让太子受到了一顿猛烈的斥责,皇帝命令他闭门反省一个月,不得外出。
太子心怀苦涩,却无法言说,就像哑巴吃黄连一样,无法表达自己的苦楚。尽管他心中不服气,但毕竟是自己的过错,而且违抗圣命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终,太子乖乖认罪,回到了东宫。大皇子得意洋洋,回到府邸后,与幕僚们一起商议如何让太子永远不能登上太子之位,从而顺利取而代之。
这十多人齐聚一堂,讨论当前局势、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及大皇子争夺储君之位时所面临的阻力。
很明显,太子是第一个阻碍,其次是六皇子,但由于六皇子一直在外领兵,对京城的局势了解有限,因此大皇子并不将他视为眼中钉。如果他要争夺储君之位,唯一的障碍就是太子,只要让太子声名狼藉,储君之位自然就是大皇子的了。
他们商议着要一步一步地削弱皇帝对太子的信任。其中一个名叫陈二的幕僚提议说,不应该单纯从太子这个角度出发,还应该对皇后下手。
毕竟皇后势力雄厚,在后宫中有着牢固的根基,任何人都难以撼动她的地位。如果只从宫外着手,即便太子失去了皇上的信任,皇后在皇上身边起到的作用仍然会对太子产生影响。
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从宫内入手,安插一些美艳的女子进入后宫,以操纵皇上和皇后之间的感情。
只有这样,即使太子失去了皇上的信任,皇后仍然可以在皇上的耳边吹风和施加影响。他深谋远虑,希望能够逐步削弱太子的地位,同时打击太子与皇上的关系,为大皇子争夺储君之位铺平道路。
“陈公睿智!”
太子身处东宫,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被迫认罪并接受惩罚的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他明白自己无法直接反抗,唯有默默忍受,寄望时机能够转变局势。而大皇子及其幕僚则细细策划,为争夺储君之位而进一步布局。夺取皇后的支持,削弱太子与皇上的联系,成为了陆凝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在朝堂上,流言四起,政治势力错综复杂,但太子知道他不能因此沉沦,他必须明辨是非,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他隐忍着,准备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品德,挑战大皇子的威胁。
整个皇室中,血脉传承的问题导致了内外斗争的激化。太子、大皇子以及其他兄弟姐妹之间各怀鬼胎,争夺储位的斗争也在悄然进行。在这个既危机又紧张的局势中,各方势力都在默默谋划,等待时机的到来。
很快,争夺储位的斗争将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牵动整个王朝的命运。
但是对陆衍之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司予。
他不理解,当天晚上就算他下了迷药,就算他一滴不剩的全喝完,也不至于沉沉的睡了这么久。
罪魁祸首就是司予!
太子对着那名拦住他的侍卫,忍不住有些焦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宦者是我掌心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