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软驱试研成功(2/3)
世界上从来没有‘最好’这种认知。再好的产品,几年过去,也就成了淘汰品。只要能赶在市场饱和之前,及时将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的电子产品推上市,赢得认可,就可以说是一次成功地开发。
我们这次快速研发,也是一次预演,让大家熟悉如何在市场做出反应之前,迅速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市场这东西,领先一步就能步步领先。能抢在其他公司之前大捞一把,赚得盆满钵满,比精雕细刻,努力推出最好的产品更加重要!”
郭逸铭对这次研发还是比较满意的。
陈中等人的技术能力,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平,很多细节无需他指点到位,只需要提个头,他们就醒悟该如何去实现。
虽然他们这样的研发能力,要想独立做到国际领先属于是强人所难,但要在他的规划蓝图下,按部就班将产品设计意图实现,那还是绰绰有余!
郭逸铭要的是一群能够实现他意图的高级技工,严格说来,陈中他们都有些浪费了。
样品出来,实际使用的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
数据的读、写、保存效果,表现都很优良,速度也还差强人意。软盘驱动器电机转速不高,只需要300转就能满足需要,国内电机也能轻松做到,就是个头稍大了一些。
基本的使用效果出来了,接下来是更加苛刻的极限测试。
要测试软盘的极限擦写次数、要测试温热极端环境对软盘数据保存的影响、要测试驱动器的极限使用寿命、找到驱动器易损部件和电路……
产品定型前的工作,还有很多。
郭逸铭将这些琐碎的事情,一股脑交给陈中他们,自己却陷入了烦恼。
样品是做出来了,可如何大规模生产?
国产元器件品质差、个头大,专门定做的话,一是不知道厂家有没有能力生产,二是即便能够生产,能否满足大量订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第三,专门定做成本肯定会随之上升。
国产的伺服电机能用,但还是较大,声音也很响,他隔着老远,也听到电机转动发出的巨大噪音,让人有些心烦意乱,降噪系统还需要改进……
电镀是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利润微薄,自己不想做,打算找个厂合作。要是自己去联系,这个技改费恐怕也要自己出钱……
磁性材料生产线也是一样,都是他不想要的落后技术,很快会用新技术来代替,专门建个厂,刚收回投资,没赚多少钱就又落后,然后再建新厂……
实在有些划不来!
唉,一项一项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都是些高成本、低回报、很快就会被淘汰的项目,他着实不想掏这个钱。
他在这里独个烦恼,董老可是眼睛都瞪圆了。
他可是全部看在眼中。
这个项目没有多大的保密价值,软盘驱动器本就不是郭逸铭未来的重心所在,只是一块敲门砖,顺便从市场上狠捞一笔而已。
董老来现场参观,他也大大方方让对方随便走、随便看、随便问,就是相关的实验数据,也允许对方随意查阅。这些东西他不重视,董老可是识货的人!磁性材料制备技术、磁盘介质制造工艺,所产生的巨大科研价值,可让他看得心花怒放。
国内现在的磁性材料、介质制造技术很落后,还在采用国际上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生产工艺。国防、科研所需的优质磁记录设备,只能通过实验室少量制备。材料所下属磁带厂的产品,品质也不够稳定,产量也不够高,勉强维持北京地区各研究单位就已经很吃力,根本无力为其他单位大量供货。
要是这两个技术能拿到手……
他想想都觉得兴奋,一把拽住沉思中的郭逸铭,问道:“小郭,这两个技术给我们好不好?这正是我们急需的技术,你研发的这个技术,可是帮了我们大忙!”
“啊?!你们想要?”
郭逸铭愣住了。
他不想要的技术,董老却如此热心想要接下来?难道自己刚才思考问题太着迷,自言自语说出了口?否则怎么这么凑巧?
这不是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吗?
不得不说,董老不是一个好的商业谈判代表,郭逸铭才刚刚“啊”了一声,还什么都没说,他就以为郭逸铭犹豫不肯将这两个先进技术转让给他们,急着就说道:“小郭,真的,这两个技术对我们很重要。有了这两个技术,我们下属的磁带厂就能生产更加优质的磁带、磁盘。你们不是正在开发这个3.5寸的软盘吗?我看这驱动器很好,存储容量大,速度快,我们所决定大量采购,而且想来其他研究机构也会很感兴趣,我可以帮你们跑一跑……”
软盘驱动器的样品才刚出来,他就热心地帮郭逸铭推销起来,其背后的含义,不问自知。
郭逸铭只想捧腹,董老这还真是雪中送炭啊!
不过软盘驱动器他可不用劳烦董老,这是他打开美国市场,进军计算机产业的敲门砖兼吸金机。少量供货给国内单位,那没问题,但还想像单晶硅一样包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材料为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