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文抄系统:从孔乙己开始改变文娱 > 第57章 势头起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7章 势头起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当池未雨狼狈退场的时候,《再别康桥》就已经成功的引爆了所有学生的热情。

“这才叫诗歌呀,我们江市大学竟然还有这种天才!”

“以前我一直觉得课本里面那些诗写的就已经很好了,没寻找想到今天见到这个海客的诗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狗屁。”

当人们在为这个不知名的海客欢呼的时候,跟哥哥在一起的杨木珲就像是想到了什么,这首诗不会就是那个人写的吧?他也在现场诶?

可是看着那个文风又感觉不像,这么浪漫的风格与他之前的笔风又不符,让杨木珲捉摸不定。

但是不管怎么说,《再别康桥》的火爆已是必然,短短几个小时就已经全校都有人吟诵这诗句。

而这首来自校园的诗火爆了整个校园明显只是个必然,而火出圈的速度甚至快到连陈起都始料不及。

第二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悄悄地我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四句便开始火遍了全网。

在当前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上,无论是哪一个视频,换上一个悦耳的背景音乐,再加上一段《再别康桥》的吟诵,轻轻松松便是几十上百万的点赞数量。

底下的评论区更是成为了emo专场。

“呜呜呜,这挥手作别的哪里是康桥,明明是我不曾回头的她。”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我满心的遗憾。”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放不下你的我。”

既然作品在网上大红大紫了,那么身为作者的海客更是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沈听云的手机只要一点进去就是一堆的红点,着实是的把她震惊到了。

这也难怪,在海客之前的诗人们都喜欢絮絮叨叨一些不明所以的句子,一句话八个注释,一张纸的诗,四五页的注释,为的就是让人觉得高大上不敢轻易下嘴点评一二。

然后写诗必须用本名,本名之下还得附带诗人的身份,这位是某某高校的教授,那位是辛勤工作多年的子弟官,然后在写诗之前必须提及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标配是七七四十九个日夜的苦心研磨,然后寻得一风水宝地,天出异象,心血来潮,终得良笔,献予众人。

最后诗歌内容一看。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或者说是。

“用茕茕孑立俯视沆瀣一气,踽踽独行却醍醐灌顶…..”

而现在这首《再别康桥》呢?作者姓甚名谁?不知道,用的笔名谁也看不出。

作者的身份?一个普普通通学生。家住何地?可能是哪个山沟沟,怎么样写出来的?可能随随便便在哪个叽哩嘎啦角写出来的。

再看看这首诗,作者怎么不给注释啊?就让读者硬理解是吧,就算读者愿意看,为什么诗歌开头和结尾还非要重合。

这不就是作者写到结尾写不下去的表现吗?这可是做诗的大忌讳,总之,这诗怎么火的?

许多的人们想不明白,但是就有许多人看了一眼便彻底爱上了这首诗。

陈起也感慨着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不喜欢诗歌,只是没出现让他们喜欢的诗歌罢了。

至于灰溜溜跑掉的池未雨,他连夜赶回瀛洲之后重新包装了自己,说自己是那篇绝妙诗歌的第一见证者。

“我滴,大大滴好,当初见到这诗的第一眼,就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夸个不停,他们都说我是他们华夏人滴好朋友。”

“华夏的文学现在一片光明,到处都是天才少年,我们应当派出留华生,纳尼?遣唐使?”

池未雨在华夏同江市大学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是华夏人的好朋友,瀛洲人们对这位亲历者的话深信不疑,于是他的支持者又换了一拨。

……

很快《再别康桥》又自下而上的影响到了华夏文学界,比陈起之前的速度还要快,之前陈起无依无靠没背景没势力,好作品还得慢慢发酵。

现在这首《再别康桥》可是挂在江市大学的名头下,不说江市大学自己的推波助澜了,光是作者这个大学生的身份都够引起许多同是学生的读者注意。

“作者一定是个有着无数凄美爱情故事的风流才子吧。”

“不,我看只是借名学生罢了,背后一定是个隐居多年不出世的白发苍苍的老头子。”

“划时代的作品是划时代的作品啊,跟之前那个陈起一样,江市大学能出这样一位学生真是运势啊。”

连着校长冯隆孟最近脸上的笑容都灿烂了不少,每次逢人便说江市大学出了个海客,然后对面就得假装自己不认识一样。

“啊,海客是?”

“海客你不知道吗?是最近…..是我们江市大学的学生。”

然后看着对方或是牵强或是羡慕的笑容,冯隆孟个老头子别提多开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文抄系统:从孔乙己开始改变文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