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之国际倒爷 > 第四章:冬虫夏草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章:冬虫夏草(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二天四点多,范阳和缺一门,便早早的来到刘大爷门口叫门了。

还顺便在刘大爷家混了顿早饭,三个人才扛着鱼竿,提着笆篓出发。

刚开始缺一门还挺兴奋,但这个天早上冷啊,虽然年轻,但扛不住身上的衣服薄,没走多远,两人就冻得发抖,反到是刘大爷还挺精神。

十多公里的路程,没走过,体会不了,自己来走过一遭了,才知道什么叫难受,好几次两人都想打道回府,但禁不住鱼的诱惑,还是苦苦支撑着。

就连范阳现在的这幅身板,都觉得吃不消,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到河边。

前世的范阳钓鱼还是会的,但以前总是在鱼塘里钓,那个要简单得多,现在河里钓,纯粹就是碰运气了。

幸亏这块地方是刘大爷他们钓熟了的,水草丰富,水流也很舒缓,就这样,钓了整整一天,三根鱼竿,也总共才钓到十多条鲫鱼。

刘大爷还挺高兴,说今天收获挺不错的,自己只拿了三条,其他的全给了范阳和缺一门。

又花了三个多小时走回家,两人累得都快趴下了。

这哪里是钓鱼,这简直是遭罪。

这种事情,一辈子,经历这么一次也就够了。

是真不知道村里的老人们,是如何长期坚持下来的。

但这个付出,在鱼一下锅的瞬间,清油煎到鱼身上,滋滋作响的时候便一扫而光。

等到一大盆酸菜渡鱼端上桌子的时候,又觉得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了。

范阳的哥哥平常就住在皮货铺子上,没有回来,看在鱼的份上,母亲也馋得忍不住,就多煮了几碗米,一家人都吃得肚皮感觉快撑破了,缺一门才心满意足的回家。

爷爷脸上也才露出了久违的一些笑容。

肚子里有了些油水,睡觉也就格外的香甜,再世为人,刚开始的兴奋过了之后,开始慢慢的接受目前的现实。

什么都好,就是太穷了,看来自己要为以后的生活早点做打算了。

如今的这个年代,特别是商业,可以说百废待兴,只要自己舍得吃苦,无论做点什么生意,多多少少都能挣点钱。

但目前一穷二白,自己身上连一毛钱都拿不出来,到底做个什么好呢?

正在东想西想,却无意间发现自己房间的桌子上,丢着一本破破烂烂的线装书。

这不是那部祖传的生意经吗?

老爷子拿给范明礼,范明礼出去之后,就随手把这部生意经丢在家里,范阳范伟两兄弟,都曾拿来看过。

但奇葩的是,也不知道以前的范阳是怎么看书的,字他也认识,但明明看过这本书的,但自己脑袋里,硬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好奇之下,范阳便将那本山川地理拿了起来,这是一部手抄书,上面用竖体的写法,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些蝇头小楷的毛笔字。

书本的纸张还不错,阅读起来没什么问题。

粗略查看了一番,发现写的都是古代的一些贸易,由于古代的生活和经济水平始终不高,生产力低下,即便到了近代,满清时期,商品都还是乏善可陈,可以借鉴的地方不多。

但翻到后半部,却让范阳越看越吃惊,前半部算得上是常规篇,但后半部,就差不多都是一些独辟蹊径了。

例如后半部记载的一条蹚古道,这也属于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分为两条线,一条川藏线,一条滇藏线,两条线的目的地,都指向西.0藏。

而这个茶马古道是怎么由来的呢?

这最早源自于中原地区,和西.0藏地区的边境贸易。

唐宋时期,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便和中原有着非常频繁的贸易往来了。

历代朝廷都很重视对青藏高原的双边贸易,彼此之间有着非常硬性的互换需求。

首先青藏高原的牧民对茶叶非常依赖,由于海拔过高,气候恶劣,常年高寒缺氧,牧民常年以牛羊肉为主食,农作物只有一点青稞,吃了燥热得很,又没有蔬菜。

日常的饮食全靠茶叶来分解体内的脂肪。

茶叶,对高原上的牧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非常依赖,几天不喝茶,浑身都是病,连屎都拉不出来。

但藏区又不产茶,藏民的茶叶供应,就只有靠四川雅安一带的茶区,和云南普洱,大理一带供应。

而中原,又缺乏高原的牛羊,马匹。

宋朝的时候,双边贸易就很繁荣了,主要的交易市场在康定。

但宋朝交易过去的铜钱,铁币,往往被藩国的王爷,吐司,拿来私铸武器,害怕他们造反,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将茶叶,特别是供给到高原地区的茶叶,划为了战略物资。

设立盐茶司,由朝廷统一调度,不许民间私自买卖。

从此高原和中原地区的双边贸易,就变成了以货易货。

可以说中原历来都占了很大的便宜,靠控制高原地区的盐茶供给,用低廉的价格,换来了大量的牛羊马匹,还有毛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之国际倒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