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6章 日子难过,但依旧有希望(1/1)
姜若若见过这种田的。
上辈子小时候她也是农村人,虽然没正儿八经种过地,但她记得,她的奶奶就从来不会用这种地来种稻子。
一个是因着靠近崖壁危险,一个就是因为,地太浅。
她记得很清楚,她平时住城里,放假之后就往农村跑。看到自己奶奶在周围满是水田种了稻子的旱田里种青菜,就问过了。
她的奶奶那时候就说泥太浅,种稻子的话,根也扎得浅。
那时候姜若若还破天荒的说,多放一些肥料不就得了。
笑得她的奶奶前俯后仰。
此时,刘氏也几乎是说出了她上辈子小时候说出来的那句话。
刘氏说道:“我也是知道咱们家这块田,泥浅,所以就时常挑粪过来浇灌。”
刘氏不得其解,“我瞧着,我种的稻子,发叶的时候还比其他家好呢,偏偏就不怎么抽穗,就算抽了穗,也不怎么挂浆。”
姜若若点头,“嗯,是这样,稻叶长势太好,抽穗就不好。因为在长叶的时候,田肥过头了,根始终都扎得浅的缘故。”
刘氏欣喜不已,“若若你竟然还知晓怎么种田。”
姜若若下意识的说道:“我小时候家中也有这样的田,偶然问了一次我奶奶,我奶奶说的。”
刘氏更惊喜,“若若,你记得小时候的事了?”
姜若若刚才不过是下意识的说出口,那确实是小时候的事,不过是上辈子小时候的事。
看到刘氏期待的目光,姜若若说道:“偶尔记得一些画面。只是那画面里的人,容貌却是模糊的。”
就算姜若若这样解释,刘氏也止不住的喜悦,“我就说这些日子你越来越聪慧,又是做绢花,又是讲价的,指不定就是记起来小时候的事情。”
姜若若意外不已,没想到刘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见刘氏仿佛一颗心都落在肚子里了,笑着说道:“嗯,兴许都是小时候学过的。”
刘氏感慨,“也不知道你小时候是在哪样的人家里长大,就算痴傻了这么些年,竟然都还能比其他多数人聪慧。”
姜若若囫囵的随意说了几句。
她自己都不知道原身是打小儿就痴傻,还是这几年才痴傻的。反正推到以前的家庭就是了。
刘氏就吃这一套。
姜若若把话题拉回来,说道:“娘,既然如此,确实就不该再种稻子了。”
“你瞧瞧,粮食咱们能在镇上买,遇到收成年好的时候,粮价还便宜得很。”
刘氏却感叹着摇头,“若若,这田不种成稻子了,交税的时候,也是按照稻子的赋税交的。”
姜若若蹙眉。
这一点她倒是没想到过,毕竟穿越而来,哪里又会知道这个时代是怎么交税的。
刘氏顺势便说道:“目前咱们每年要交两次税,一次是春天,麦子成熟的时候,一次就是秋天,稻子成熟的时候。”
麦子种在旱地里,收成的时候就要交一次税。你要说那旱地不种麦子?那就对不起了,登记的时候写着种了麦子的,那就必须得交一次税。
那倘若登记的时候写着种菜,就不用交税了吗?
必然不是。
如果登记的是菜地,那就要写着种什么菜,一年几收,按照折价成卖价或者稻价,在秋天的时候并着秋税一起收。
姜若若是有些瞠目结舌。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没穿越到南宋,不知南宋这个时代赋税竟如此眼中。
她甚至在心里扒拉着算收成和赋税之间的比例。
更是瞠目结舌,“那,那岂不是,奶奶家就算有二十几亩田地,一家子这么多人,那不是就算收成再好,也不够交税的。”
但王氏这一大家子,生活水平算可以的了。能顿顿吃上白米饭。甚至王氏还能一天吃一个鸡蛋。
至于肉,看着李氏和杨氏那样不满,大抵也是因着王氏抠门,并不是吃不上肉。
至少,农忙的时候,一个月能吃上两回肉,平时一个月也是能吃上一回肉的。
姜若若又说道:“那,那按照这样交税,咱们全村人不都吃不上饭?”
但她有瞧见村里有些人家,还能让自己的闺女和儿子有那么一件银镯子或者银项圈来着。
“这些钱从哪里来的?”
刘氏脸上露出朴实无华的笑,又说着朴实无华的话,“因着旱地,谁都不一定会种小麦,所以登记的时候是种菜,但到了种小麦的季节,也是要种小麦的。种完小麦还能种豆子。这些旱地在登记的时候,都不会登记成种菜。”
“那菜可没有麦子和豆子金贵。”
姜若若便是知道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想错过《穿书农门媳:致富从一亩薄田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