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赵板儿认命?(1/1)
莹儿纠结的倒不是如何去打探赵大户什么时候又会去县城。
这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不麻烦。
她是纠结要不要接这碗茶。
姜若若看出了莹儿的为难,便说道:“你在我家小坐,我也是顺便给婆母煮茶的时候给你喝一碗。”
“你在赵大户家什么好茶好东西没见过,没吃过?”
“再说我这茶,也就是普普通通最便宜的老鹰茶。”
“你要是嫌弃这茶便宜,不喝就放在桌上吧,等会儿我再收拾碗。”
莹儿见姜若若这样说,哪里还敢再犹豫,赶忙捧了茶碗,吹了吹,等茶稍微凉了一些喝了一口。
这老鹰茶,她倒是听过一回又一回,不过在赵大户家中,并不喝这样的茶。也就是每年农忙的时候请短工到家里劳作的时候,林婶子会煮一些这样的老鹰茶犒劳短工们解渴消暑。
她现在喝上上一口,倒是觉得这茶并不难喝,反而别有一番滋味,喝完之后口舌生津,只是口中有一股子比平日喝的茶水多了些奇奇怪怪的味道。
莹儿倒是不反感,这茶却是没有平日里喝的那些茶带的涩味儿。
这口茶一喝,莹儿反而轻松一下,没有先前那样拘谨。
她其实是怕姜若若又是送她绢花,又是请她喝茶,万一对她有过分的要求或者巴结,那她就不好推辞了。
喝完茶后,看着姜若若笑。她不好意思的挠头。
姜若若说道:“我还要给我婆母送茶,你也要给板儿送绢花,就不留你。你只管回家就是。”
莹儿这才意识到,之前自己确实有些小人做派,咧嘴笑着说道:“嗯嗯,我这就回去。”
姜若若见莹儿走了之后,把煮出来的茶稍微放凉一些,直接带着陶罐,拿了两个空碗往田里去。
莹儿这边回了家之后,把今天遇到姜若若,姜若若如何跟赵萍儿起了冲突,又如何去姜若若家吃茶并拿了五朵绢花的事,全都告知赵板儿。
赵板儿容貌姣好,眉宇间却露出愁容。
听到莹儿说遇到了姜若若,脸上反而多了一分欣喜。
莹儿说道:“板儿姐,姜大姐是想与你做生意呢。上回我们去他家遇到王奶奶,王奶奶没跟姜大姐说我们去过。”
赵板儿又欣喜了一下,随后反而比先前更加的忧愁。
“那有什么用,我爹回来,那孙婆子说帮我说亲,说的就是姜大姐的小叔,王奶奶的亲幺儿。”
“看我爹的意思,是有些动容。”
赵板儿说到此事,垂头丧气起来。
她哪里想什么袁家五郎是个什么样儿的。
莹儿说道:“前些年夫人过世的时候,老爷不是有想法让您招赘?”
赵板儿更瞅了,“可不是。不然也不会让我给娘守三年孝。我自己倒也更想着招个赘。”
“可那孙婆子说,王奶奶的幺儿,也就是袁五郎,明年就要去进学。又说袁家几辈人往上数,都是耕读人家。”
“袁大相公十多年前也是考中了秀才, 若非突然得疾病,指不定就能中举,之后又去京城能考中进士哩。”
“袁家小相公更是不得了,连秀才都没考,直接被县学的先生看中,入了县学做生员。只要一直念书念到太学,就能做官。可惜也是染病去了。”
“他们说他们袁家有读书的天分,袁五郎的兄弟和侄儿若非害病,早就做官。我爹便是犹豫了。”
莹儿说道:“那倒是好的。板儿姐,老爷为你着想,你要是能嫁过去,还能跟姜大姐做妯娌哩。”
莹儿补充说道:“做姜大姐的小婶子,往后做什么,跟姜大姐挨得近,岂不是更好?”
赵板儿叹息一声,“哪里有这样简单?”
“我爹犹豫的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回村的时候,在村头便有人问他,袁家的王氏是不是去我家提亲了。”
“那时候我爹才从县城回到村头,都没进屋见到孙婆子,在村头遇到的那老妇人是如何知道的?”
“不打听还好,一打听,才知道村里全都传遍,说王氏托媒人来我家提亲。”
说到这里,赵板儿隐隐按捺着怒意。
“那王氏怎么能这样?”
“八字都还没一撇,竟早早的就跟村里的三姑六婆说要来我家提亲。”
“我家也没答应她家什么。”
“再说,那袁正健比我还小两岁哩,袁家真要像孙婆子说的那样好,怎么到我家来把这门亲说给我。”
若非全村上下基本上都知道王氏托媒人到她家来说亲,她现在也不至于被迫困在家中躲着这些流言蜚语。
赵板儿紧紧捏着拳头,咬牙切齿,“村里有些妇人都快赶着登门祝贺这门婚事了。”
不想错过《穿书农门媳:致富从一亩薄田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