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 你这人怎么做生意的?难怪卖不出去(1/1)
那妇人趁热打铁的跟袁不悔套近乎,指着稍远处的姜若若说道:“那位大姐是你什么人?”
袁不悔梗红了脖子,小声说道:“是我嫂嫂。”
那妇人又说道:“你瞧瞧,你往后是要嫁人的,现在又是你嫂嫂当家做主,你要是能做出买卖来,讨得你嫂嫂欢心,往后嫁妆岂不是更多。”
袁不悔被说得心动。
倒不是什么讨嫂嫂欢心往后能得更多的嫁妆。她就是想让嫂嫂看看,她也是能摆摊挣钱的了。
另一个摊位那边,姜若若依旧跟陈娘子讨价还价。
“陈大姐,我也是第一回在集市上摆摊卖绢花,你为人实在,给我指了集市上的门道,我是想与你交个朋友的。”
“咱们一口价,二百三十文,你把这支绢花拿走,如何?”
陈娘子顿时意动。谁不知道绢花本就昂贵。集市上那些小摊贩卖的绢花,可没姜若若这绢花的样式好看,也没姜若若做的绢花灵动,看起来倒像是真花一样。
还不是一朵,而是几朵细小的簇成一团,怎生得有如此瑰丽的鲜花。
姜若若见陈娘子更加意动,随即添了一句,“我这款式的绢花,统共二十三支。放了十支在周掌柜的布庄里寄卖。另外这十三支,便拿到集市上卖。”
“至少这一批绢花,我便能保证,只有这二十三支的样式。”
陈娘子听着这话,立刻就买了。
“好,我就要这支绢花。”
“姜大姐,你想买什么物件,我便把价钱指给你。”
姜若若精挑细选的捡了两个小杌子,又捡了一个簸箕,一个刷子,簸箕可以沥米做饭的。家中没有簸箕,煮出来的饭,姜若若总觉得不大好吃。
她大抵是真的膨胀了,刚来这里的时候,吃着窝窝头,就着巢羹,也生生的吃了那样几天。现在好歹有了粮食能吃上白米饭,竟还嫌白米饭不好吃,非要吃沥过米的箜饭。
捡了这几样后,陈娘子立刻便算出来,“还有四十文的东西能挑。”
姜若若的视线立刻又被旁边的箩筐吸引,“箩筐多少钱。”
“一个箩筐四十文,两只箩筐七十文。”
倘若要买箩筐的话,钱都不够了。
家里没有箩筐,先前那一亩草垛,是几个人用背篓背回来的。那几个背篓,其实也早已经坏了,不过是用竹篾补了一回又一回,堪堪能用。
东西一买起来,才发现竟然什么都需要重新置办。
姜若若只好把簸箕放下,刷锅的竹刷子倒是舍不得退,始终是需要的,也只是一个小物件,便咬牙先留着,只是又放下了一个小杌子。
去挑拣那里头质量最好的箩筐。
陈娘子咧着嘴笑,“姜大姐,我家做的箩筐质量也好,每一个箩筐都是用心做的。”
陈娘子很热情,用家里做的东西换了一支难得的绢花。那也是两百多文的生意。
平日里哪里能一笔就做成两百多文生意的。
姜若若挑了又挑,发现这些箩筐也编得缜密,就算用力按压,陈娘子也就是看着,一点都不担心东西被姜若若按坏。
姜若若又想着,还需要一条扁担。
倒是可以去山里砍一根书充作扁担。
但她见过扁担的模样,中间宽,两头窄,好似这样的设计,更省力些。
恰好陈娘子这里也是卖扁担的,她又询问,“扁担多少钱一根?”
陈娘子掂了一根扁担过来,说道:“扁担五十文一条。”
“别瞧着只是用木料做了扁担,您瞧瞧这两边的尖儿,更直接叉草头哩。”
“两头的铁尖,各自用了四两铁裹着,铁尖倘若用松了,便去铁匠铺使一两文钱重新固定便是。”
算来算去,竟然刚好还剩二十文钱能拿走簸箕。
不过姜若若想了想,还是没拿簸箕。
她瞧见陈大姐摊位上的板车里,有一篮子鸡蛋。
便问道:“陈大姐,鸡蛋卖不?”
陈娘子说道:“卖的,一个鸡蛋两文钱。姜大姐正好可以拿十个鸡蛋。”
姜若若点头,“成,我就拿十个鸡蛋。”
陈娘子把篮子拿过来,数了鸡蛋放到箩筐里,“哎呀,才九个鸡蛋。我还缺你一个鸡蛋。”
陈娘子傻眼了,方才有人用鸡蛋跟她换了一个篮子,中间也是有人换物品她没钱补出去,便用鸡蛋补给别人,这鸡蛋竟然不够了。
陈娘子焦急不已。
这可如何是好啊。
她实在是喜欢这支绢花,何况这支绢花本是打算买做婆母六十岁大寿礼的。
陈娘子可不希望这支绢花最后到不了手。
姜若若哈
不想错过《穿书农门媳:致富从一亩薄田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