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漫青春 >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 第10章 第三股势力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第三股势力(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朱棣对太监的使用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造反时,朱棣就在南京安插了很多太监。建文帝的一举一动全部都汇报到了北京。而在当上皇帝之后,朱棣也没有放弃这一个好用的工具。

不过,多半都是用来去寻找传说中的金牌失踪人口建文帝。

现在,是时候让这个努力的团队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了。

一个个太监出发了,他们不像锦衣卫,穿着鲜艳的服饰,配有明亮的大刀,他们普通地就像京城里随处可见的人,穿着青衣,戴着青帽。不脱裤子,安能辩他们是雌雄?

可他们就像一道道阴影,渗透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很快,纪纲的不法行为一一汇总到了朱棣这里。

据统治,纪纲伪造诏书,到全国各地盐场勒取盐四百余万斤。然后公车私用,调取了官船二十艘、牛车四百辆,运到他的家里。连车马费都没有结算。

纪纲搞这么多盐干什么?这当然不是他口味重,而是盐在古代相当于硬通货。

又据查,纪纲多次敲诈富商,还跟明朝第一富商沈万三的儿子沈文度搞了一个合营公司,两人分工合作,五五分账。

纪纲甚至还把竹杠敲到了外国使者的头上。

当然,这些都是经济犯罪,对于打倒纪纲这样的巨头是不够的,只有一种罪名才能真正铲除他。

这就是朱元璋对付胡惟庸的法子:给对方戴上谋反的帽子,这样,永远都别想翻身。

很快,这方面的证据也有了。

据打探,纪纲在家里搞了一个地下皇宫,每天下了班,就溜进地下室当起了皇帝。这个没有获批的地下改造工程十分庞大,里面四通八达,武器库、粮仓、大堂一应俱全。甚至有可能深入到了皇宫内部。

此外,纪纲还在地下室里对大小老婆进行了改编,大老婆分封为皇后,小老婆按资历颜值分为贵妃才人等等。又据查,很多小老婆原本就是选进宫给朱棣的,只是半道被纪纲截了流。

在这个地下皇宫里,连太监也有。

在主抓各类大案要案时,纪纲将一些年轻罪犯的身体进行了改造,打造成太监,运进他的地下皇宫里从事服务工作。

有了这一切,纪纲白天当大臣,晚上当皇帝。据说,他连皇袍都有,只不过是当年从一个王爷家抄来的,算是高仿的皇袍。

好了,这么多证据,够判纪纲十个死罪的。

永乐十四年,一个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姓名的官员终于察觉到了朱棣的真实意图,上书揭发检举了纪纲。朱棣当下拍板召开座谈会,让大家都来讨论纪纲的问题,给事中、御史纷纷弹劾,只用一天时间,就把纪纲的问题搞清楚了,谋逆。

当天,纪纲就被送到刑场,朱棣还特地奉送诏狱的拿手好菜:肢解。

早上案发,中午定罪,下午处决。权势熏天的纪纲在一天之内就走完了整个流程。其雷厉风行,让官员瞠目结舌。

官员还沉浸在大特务头目纪纲倒台的喜悦当中。以为从此以后,大明的刑法将重回三法司的正轨。

事实证明,他们想得太天真了。纪纲的被诛,绝不是一天的事情。在这紧锣密鼓一天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人日日夜夜的打探。

这些东西,大臣们不懂,朱棣是知道的。

而在指使太监侦察纪纲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太监比侍卫更好用的地方。这些人就在身边,指挥方便,而且他们都去了势,绝不可能挑战自己的帝位。

可以说,朱棣的这个判断并没有太大的错误。但他忽略了一点,太监虽然动了大手术,不能当皇帝,但他们依然是人,是人,就会有欲望。

5.东厂的牌坊

永乐十八年,纪纲被诛杀的四年后,一个全新的机构在东安门北成立了。这个机构有一个厅,厅里供奉着岳飞的画像。厅后是一堵砖砌的影壁,上面雕刻狄仁杰断案的故事。而在西边还有一座祠堂,里面供奉着这个机构历任的掌门人。祠堂前有一块牌坊,坊上有一块题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百世流芳。

每一个月的初一,数百工作人员汇集在此,开始摇瓶抽签决定工作内容。有的被派往刑部参加会审,有的派到北镇抚司旁听审讯,有的进入各级官府以及城门打探消息。什么官员做了什么事,哪个衙门抓捕了罪犯……所有的事情都像万佛朝宗一样,汇报到了紫禁城内。美其名曰:打事件。

这些人分工明确,服装整齐划一,相比锦衣卫的鲜衣怒马,他们要低调得多。他们中最顶级的领导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掌印一枚。下设千户,千户下设领班。业务骨干则有十二路侦察校尉。这些中层干部戴圆帽,穿直身长袍,脚踏皂靴。

下面的办事人员则穿青衣,戴尖帽,穿白鞋,人称白靴校尉,从锦衣卫中挑选最能惹事的人担任。

这个机构便是此后伴随大明二百年多年,使官员百姓闻名色变的特色机构:东厂。

最高领袖简称:厂督。

明朝的太监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