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 协调发展(1/2)
曹操也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自己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才和士兵,自己的祖父是大司农,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虽然现在姜平一家独大。
戏志才对曹操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到时机成熟,现在没有任何一家可以正面打不过,但是可以学六国伐秦,到时候直接强强联合,他虽然人多兵多,但是因为地盘太大,不能做到每个地方都兼顾”。
曹操一想也觉得没问题,只是现在皇帝还在,根本不敢动手。
“主公,我有一计”!
“哦?说来听听”。
“现在皇帝应该比我们之前预想的活的久 但应该也就多活两年,他两个儿子都还年幼,我们可以刺杀皇帝,然后让那个姜平背锅,最好让姜平把两个皇子带走,那么我们就有了合兵打姜平的理由,到时候姜平腹背受敌,不死也要脱层皮”!
“不过刺杀皇帝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做,本来我想着等皇帝暴毙把新皇帝给弄过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要让姜平占便宜,头好痛”。
“到时候可以把天子弄到自己手里肯定是好事 ,但对姜平就不一定了,主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大事首先就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
“说的也是”。
姜平现在还不知道那几爷子的想法,每天就摸鱼,眼看就要中平五年了,年味越来越重,百姓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
姜平这几天因为看到了希望,每天没事就去钓鱼,打猎,在姜平看来做这些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这些天又没有战事,自己又不喜欢看那些公文,反正有自己养着的官员做那些。
其实不去“干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姜平的毛笔字可以说写得和狗爬的一样,而且很多字自己不认识,姜平不想暴露自己的缺点。
自己的孩子也快三岁了,姜平让黄承彦当他的启蒙老师,教一些简单的知识给姜维,现在自己有条件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自己就不能对自己的孩子心软,这可是自己的接班人,自己也没有办法。
作为普通人的话自己肯定觉得孩子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自己的孩子说不定以后从自己手里接手的是一个大帝国 ,如果姜维什么都不行,他觉得那些功臣宿将就会把他赶下来自己做皇帝。
而亡国之君的下场就没有一个好的,很可能会直接被灭族,姜平之前可是看了很多这方面的历史,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搞的基业成为别人的嫁衣。
他这个时候才终于明白明太祖大杀功臣的原因,因为太子和皇长孙早亡,他就想着为自己的孙子扫清一切障碍,他一辈子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再杀一些也没什么。
姜平也觉得一个人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自己。
现在的姜平只知道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自己,他在荆州组建水军,交州那边就是“海军”,两支军队有各自的职责。
而这两州都有各自天然的条件,荆州气候比较好,就多种植小米水稻都粮食作物,现在的粮食亩产已经比之前多了很多,现在几乎不存在吃不饱饭的情况,因为姜平的税收其实很低,让农民可以留够口粮,由于严令禁止商人的高利贷和不法操作,也给农民减轻了压力。
交州多是种植经济作物和热带水果,姜平鼓励人们种植桑麻养蚕,降低粗盐价格,让他们更好的实现自给自足,现在是家家有余粮,每个人都在歌颂姜平的功德。
姜平明白只有先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才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现在荆州水军有八十条船,一万人,而交州的水军已经组建了三千人,但是现在还没有合适的战船,就只能先在浅海训练。
东南亚
姜平的政策就是压榨当地人的劳动力,那里的汉人的待遇和在荆州的百姓是差不多的,所以只能在土著的身上找补。
但是姜平给那些土著人工资,反而让那些土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所以并没有人造反,姜平在东南亚疯狂开矿,把矿石都拉回交州,但是矿场只要土著,因为当时开矿是一个重体力活,没有然后机器,只能靠人力去搞,也很容易出现人员伤亡。
他肯定是舍不得让汉人伤亡,而那些土著死了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说到底还是因为姜平痛恨那群猴子。
姜平只想合理掠夺那里的资源,自己在那里还有军队 ,还可以压制那里的人。
姜平觉得要有一个人去管理那里才行,很多人是一方太守,自己身边现在也没什么人,姜平想到了黄承彦。
其他人他也不放心,所以只能让黄承彦去,因为他和自己是亲戚,虽然有点难为他,但是真的没办法,典韦要留在身边,而且典韦也不是可以治理地方的人,突然想起来黄承彦还是诸葛亮的岳父。
姜平让人叫来了黄承彦。
“我想让你去东南亚,治理那里,说实话我其实并不想让你去,但是我身边实在抽不出来人了,那边的环境恶劣,那些人还没有开化,很多都是野蛮之人,但是那里的治理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三国之我在三国平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