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1章 棱堡和西方美景(1/2)
后面几天,关于“嗨,嗨,嗨嗨!”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就连“打工人打工魂。”也开始在明人之间相互传唱。
偶尔还有几声“奥利给”在福余卫的上空漂过。
虽然没有人鄙夷郑义的不修德行。
甚至这片地方有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展现,没办法,这边的人都没有被儒家的深刻教育过,所以还在解放天性,更加容易接受郑义的狂放不羁。
但是郑义是待不下去了。
尴尬死了。
giaogiao你的giaogiao!
郑义一路飞奔到了永安城。
城内的夯土房子,已经建造了很多。
城墙也用水泥加城砖砌了两米高,城墙中间则是碎石、煤渣、石灰、水泥加粘土的混合物夯实的墙芯。
这种墙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但不会溃散,反而会越来越紧固。
二十一世纪的国道公路地基就是这样搞的。
而且城墙的设计上,郑义大量借鉴了棱堡的优点和中国城墙三角敌台的先进设计经验,直接让永安城拥有了更强大的火炮防御力。
张辅对城墙上的那些尖角颇有微词。
“建造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反倒增加了敌方的攀爬面积。”
“这样守城的压力就更大了。”
郑义带着他在城墙上来回走动。
“这些棱角,是用来抵挡对方的炮击的,同时也消除了城墙的防御死角。”
“想象一下,两个尖角之间,所有的敌人都在火炮的射击范围之内。”
“用霰弹炮轰几回,还有多少人能够生存?”
“而敌方想要轰破我们的炮台,首先就要摧毁这些尖角。”
“而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所有射过来的炮弹,都会因为角度倾斜,而造成力量分散,无法形成最大杀伤力。”
“再加上我们炮台的居高临下,射程更远更准确,敌方的火炮就在我们的射程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的火炮被我们轰坏的越来越多,而我们的火炮损伤却微乎其微。”
“张国公,你觉得这种情况下敌人需要多久才能攻破永安城。”
张辅瞬间就明白这种结构的优势,眼睛立马就亮了。
“这种城墙如果推广开来,那不是我们大明将固若金汤?”
郑义翻了一个白眼。
“推广啥?这种城墙是普通城墙消耗的两三倍还多。”
“而且内地要城墙干什么?”
“你还想天天动乱?”
“把它们建在这里是因为要防护瓦剌和其他异族。”
“等到瓦剌被灭后,永安城的城墙使命也就结束了。”
张辅没有争辩而是指指远处的山头上的工地。
“那是干什么的?”
郑义嘴角上扬。
“堡垒。”
这才是他准备大力推行的,同时上海府,也在修建堡垒来拱卫上海城。
堡垒的出现,让城墙的价值越来越低,加上火药对城墙的巨大破坏力,敌人如果到了城墙根,也就预示着很可能城墙会被炸毁。
另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墙也成为了限制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得不偿失。
所以郑义根本就没在上海建造城墙。
“堡垒?”
张辅疑惑的道。
“干什么用的?”
郑义指着四周。
“布置火炮和防守用的。”
“只要四周山头上布置上堡垒,里面再安装百十门大炮,永安城将固若金汤。”
“任何想进攻永安城的军队,都要受到几百门火炮攻击。”
“如果想进攻堡垒,更加艰难。”
“在山上的堡垒中,四处情况一览无余,任何进攻都会受到反击。”
“它们可以干掉几十甚至上百倍的敌人。”
“加上粮食和弹药充足,坚守半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国公爷,感觉怎样?”
张辅对于郑义连续喊他国公爷,很受用,这是清理阿鲁台和脱鲁乎察儿的奖励。
“很好啊,简直是天才的设计。”
张辅不吝商业互吹。
“永安城在,漠北将再无祸乱。”
郑义可不同意他的论断。
因为再过百年俄罗斯就会东扩过来。
沙皇俄国东扩几乎是和欧洲大航海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陆地上,一个是从海上。
一个成就了西班牙,一个成就和沙俄。
所以过些年,大明必须去怼罗斯公国一次,让他不敢东扩,安心的向西发展,制造战端。
“等我们拿回汉唐旧土之后,在边境上全修成棱城,堡垒。”
“再安心发展几年,多迁移一些百姓过去,努力站稳脚跟。”
“我们再向西扩张,一直找到欧罗巴,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下西洋:我爹郑和,我不死金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