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下西洋:我爹郑和,我不死金身 > 第75章 皇权下乡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 皇权下乡(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朱棣又一次接到了夹着皇家钱庄银票的折子。

“消县留府?”

这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没办法,这人太能折腾了。

不过看完奏章后,朱棣沉默了。

“扁平化管理?”

这又是一个新词。

朱棣把奏章递给朱高炽,朱高炽看过以后,皱起了眉头。

“父皇,虽然取消了县治,但是他增设了乡镇,村所。”

“把治政直接深入到了最底层。”

“而且对太祖的里甲制度也改的面目全非。”

“你看这农社,社长经过推举而成,职期三年,每年要叙职,主管农社管理,生产,经营,销售和义仓储备。”

“这不是从元农社改良来的吗?”

是啊,郑义这是又扇他爹朱元璋的耳光了,而且这变相的重启了旧元制度。

“可行吗?”

朱棣对他爹的政策改的太多了,什么祖制,早就没有人在乎了,就连文官现在也不用祖制说话了,因为没用。

“这………”

朱高炽心里没谱了。

“你觉得,郑义这样改的意义是什么?”

朱棣又问了。

朱高炽想了想,肯定道。

“因为垦农人手不足。”

朱棣站了起来,在乾清宫里来回走动。

“对也不对。”

“你没有注意奏章里说的,要大量收购牛,马,骡子等牲口吗?”

“他这次挣的钱,算列的预算,有一大部分,用来采购这些牲口了。”

“现在的松江府,即使农垦人口再少,也用不到如此大量的牲口。”

“而且你再看,他要规整土地。”

“为什么要规整土地?你想过没有?”

朱高炽翻看着奏折思考起来。

“难道不是为了杜绝大户隐田和向百姓转嫁田赋的原因吗?”

朱棣站到了他的面前,露出了姨母笑,他觉得他看透了郑义。

“这只是之一。”

“你没有看到他投入重金规整水利吗?”

“想像一下,在一片片平整规矩的田野,浇灌只需要打开水渠,耕种有成群的牲口,如果后续再出现大型的播种和收割农具。”

“这要省下多少人力?”

“他要成立农社,原因就在这里,他要解决的是百姓入城打工的后顾之忧。”

随后他走到龙案前,抽出一个折子递给朱高炽。

“你看看,这是这将近一年来,松江府十几万百姓的收入情况。”

朱高炽闻言打开来,一眼他就露出了惊容。

“上百两?”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大家子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二三十个两,现在这一个人顶一大家子三四倍。

“松江府百姓都这么有钱吗?”

朱棣深吸一口气,这都是郑义拿钱砸的啊,这前前后后他砸了多少钱。

“你再看看这个。”

朱高炽接过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喊了出来。

“这个月的商税96万两?”

“这都赶上应天府了啊,但是应天府可是有皇城的,而且人口更是松江府的好几倍。”

“他这是怎么弄的?”

朱棣重新回到龙椅上,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工商的力量,只怕明年郑义就会要求取消松江府其他税赋和劳役了。”

“而且人家有这个底气。”

“如果外加上市舶司的收入。”

“上海已经不是以前的上海了,更加不是以前的松江府。”

“它现在就是上海,后面不带县,前面不带府的上海。”

朱高炽拿着这三个折子,沉思了许久,然后坚定的说道。

“父皇我要去上海待两个月,在你出征半个月前回来。”

“奏折上看来的总是浅薄,只有实地考察过后,才能真的知道这条路到底是对是错。”

他究竟是儒家培养起来的,对于郑义虽然他一直持正面评价,到底心底里,他一直持怀疑态度。

这点上朱棣完全不同,他一点都没有儒家包袱。

而且在决定成为老阴逼之后,他越来越觉得这才是皇帝的正确打开方式。

像他父皇那样累死累活,到现在一看,都尼玛是漏洞,而且很多还是万劫不复的漏洞。

比如优待制度,比如分封制度,这都是把后世子孙往死里坑的制度,而且却是朱老爹引以为傲的制度。

在成为老阴逼后,他就看明白了,作为皇帝不必事必躬亲,而是要懂的用人,而且即是用人不当,自己也不当这个昏君,而是要让文官背锅。

哈哈,这尼玛就爽的不行。

在自己死之前应该能够实现吧,毕竟在有郑义打样的前提下,要是再搞不成,朝堂上那群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下西洋:我爹郑和,我不死金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