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都走了(1/2)
刘彻和耿渊都走了,两人离开的时候,各自带了好几车的东西。
刘裕从耿渊那里又拉了很多门客,充当壮丁。
加快抄录的工作,现在的藏书阁的典籍已经达到了数百部之多,每部典籍都被抄录很多份,便于借阅浏览。
这些门客闲散之余,也会阅览部分的竹简,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注解和心得体会。
刘裕得知此事,对这些门客进行了奖励,一人一套白瓷茶具。
门客们收到鼓励之后,自发的开始了相互的交流和分享。
这些人主要以寒门的士子为主,他们没有那些出身豪门大族的士子那么丰富的资源和财力。
十分珍惜刘裕为他们提供的这次机会,接连几天的交流之后,他们惊讶的发现,原来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师兄或者同僚的面前,竟然有解惑的答案。
渐渐地,刘裕在他们心目之中俨然成为了一名小师兄。
每个遇到他的人,都十分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刘裕却丝毫不在意,他在撰写一套从启蒙到大学的教材。
没有任何的先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令他十分的烧脑。
教育向来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中之重,一个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不仅仅只是各行业的精英,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经过几天的闭门之后,刘裕最终建立了初步的教材体系。
只不过,还需要大量的商议和沟通。
刘裕已经开始从蒙学这个板块,作为试点。
一些五六岁的孩子,被聚集起来,跟着士子在自然界一起玩耍,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收集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并每天汇总起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探索欲和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对大自然充满了本能的好奇。
刘裕就是想从自然科学着手,带着孩子们了解大自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叫他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奇妙的事情。
一些门客和乡老,对此事异议很大,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他们觉得孩子现在应该学习识字。
刘裕提出了天人三问,对方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最终灰溜溜的跑了。
梧桐村的村民们,倒是觉得刘裕这样做挺好。
在玩耍之中,可以了解到大量的自然规律,比如动物的作息、哪些植物能吃等等。
孩子们掌握这些东西之后,即便一个大字不识的话,至少也能独自解决生存问题。
读书读的再好,也不能当饭吃。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士子们也完成对孩子们问题的汇总,他们的喜好很快便被罗列出来,编成了一卷卷儿童读物。
“抄录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这天一早,刘裕对着身边的易知询问道。
“目前的典籍,每份已经完成了五十分批量抄录,藏书达到了....!”
易知习惯性的拿出竹简,找到相关的信息。
“我觉得现在,可以开启我们的计划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自己必须准备周全的准备啊。比如抄录的竹简,住宿、吃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刘裕滔滔不绝的说着需要注意的事项,易知飞快的记录在布帛之上。
这些事情,他都没来得急去仔细的思考。
“寒门的子弟,可以到一些技术含量低,不需要保密的作坊做工,来抵消自己一些花销。招待士子们的旅店和酒店,一定要分成不同的等次。对于那些豪门出身的仕子,一定要装修的豪华一些,满足他们虚荣心的同时,将他们身上所有的钱财,全部榨干......!”
易知全都记录了下来,高砌墙和张强两人带着他们队伍,再度陷入了忙碌之中。
在村外的空地上,开始了大兴土木。
一座座简易的移动房拔地而起,这些都是为寒门的士子们准备的。
豪门的士子们则是一幢幢三层的旅店,足够容纳几千人,商业步行街和美食街也接连建设起来。
在依山傍水的一片空地上,巨大的围挡将这片面积很大地皮围了起来。
数百名工匠们,夜以继日的赶工。
耿渊专门帮助刘裕征召了一批民夫,因此工地上的进度很快。
再有一周的时间,这片雄伟的建筑群就能彻底的完工。
只是,具体的用途除了刘裕本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一些门客十分的好奇,多方打听下来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
这天,万事俱备。
刘裕将耿渊留下的门客聚集到一起,作揖到:“诸君,感谢你们多日来的帮助。藏书阁的抄录工作终于完工,作为回报,你们可以免费的浏览藏书,衣食住行全都由我们提供,有意留下的请找易知管家报名!”
门客们纷纷作揖回礼,这些天他们在梧桐村,也见识到了这村子与众不同的魅力。
从最开始的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武:战争论的作者竟然是个乞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