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8章 俄土战争(1)(1/4)
从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扩张以后,欧洲的政治局势也是一天比一天的统合,在欧洲的大地上现在是英国和德国的鼎立时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现在也可以依旧管理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不过就是自己的欧洲霸权一日不如一日了,可是在遥远的小亚细亚地区,俄罗斯沙皇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为了黑海以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的争夺也是开始了。
自从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之后,俄罗斯沙皇帝国一心想着扩大自己的疆域面积,可是东边的大清帝国他打不过,可是你这个西边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也挡着俄罗斯沙皇帝国前进的道路,亚历山大二世十分的气愤,而且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从彼得一世开始一直延续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中间经过了整整二百四十一年呢,可瘦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不想要放弃小亚细亚的统治权力,所以亚历山大二世一看没办法了,只能开打了。
但是还是得先把俄土之间为什么会打起来做一个介绍。奥斯曼帝国(1299~民国十年)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但到了19世纪下半叶已经开始衰落,为了挽救帝国,以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和米德哈特帕夏为首的有识之士展开了一系列救亡运动,进行了民主改革,1875年底,奥斯曼帝国内外形势迅速恶化。小亚细亚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发生大饥荒,财政濒临崩溃,列强干涉的阴影笼罩全国。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政治斗争炽热化。1876年5月30日,阿卜杜·阿齐兹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为苏丹。8月31日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替精神错乱的穆拉德为苏丹。成立了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立宪君主政体,但民族矛盾在民主的旗号下蔓延。在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相继爆发了起义,并很快波及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这两个土耳其的藩属国。土耳其对起义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却未能控制巴尔干西北部局势的变化,它在巴尔干的统治开始动摇起来。
面对这种局势,欧洲列强中的俄、奥、英三国表示了自己的特别关注。尤其是俄罗斯,它认为,三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自己在巴尔干地区既丢面子又丧失了威信和影响,它需要寻找一个机会重新回到巴尔干,恢复原有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想通过控制巴尔干进而控制由地中海进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便打通它谋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对土耳其局势的恶化幸灾乐祸,并积极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着“拯救土耳其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先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压力,但效果并不显着。它所提出的集体保护斯拉夫人的建议遭到了受奥匈帝国支持的英国的反对。随后又倡议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也遭土耳其的拒绝。
土耳其恃仗着英国在背后的支持,力图在战场上彻底打败起义者和在6月30日对土宣战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当战场上的形势明显地有利于奥斯曼帝国政府时,俄罗斯就在4月24日正式对土宣战。5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都宣布加入俄方,共同对土耳其作战。
随后就是在多瑙河一带俄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展开了第一次战争,宣战之后,俄多瑙河集团军各部队即开始向进攻出发地域——多瑙河运动。但由于铁路运输落后和河水泛滥,拖延了渡河时间,到6月22日,俄军多瑙河下游部队才在加拉茨和布赖洛夫强渡了多瑙河。6月27日至7月2日,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戈米罗夫将军指挥的步兵第14师以及跟随其后的集团军主力在吉姆尼察地区也相继渡过该河。多瑙河集团军从西斯托沃地区的登陆场兵分三路展开进攻:西路部队进攻尼科波尔和普列夫纳;东路部队进攻鲁舒克;先头部队进攻巴尔干山口。约有7万人留在战场接近路作为预备队。
约瑟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古尔科将军的1.5万人的先头部队急速推进,在7月7日攻占保加利亚古都图尔诺沃城,并在7月14日越过巴尔干山脉迅速占领了希普卡山口,从而打开了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君士坦丁堡的通道。由于俄军兵力配置不当和指挥失误,致使战期延迟。西路部队占领尼科波尔后,未能赶在由维丁出发的奥斯曼·努里帕夏的土军抵达之前占领普列夫纳,因此,俄多瑙河集团军的交通线受敌威胁。在军中的沙皇安全被提高的首要位置,由于不想重演色当悲剧,俄军大部被迫停顿下来围攻普列文要塞,俄军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完全被打乱。
俄先头部队占领埃斯基~扎格拉城之后,遭到了从巴尔干半岛的门的内哥罗开来的苏里曼·帕夏指挥的土军的反击,于是撤向希普卡。不久,新组建的南路部队来到这里,该部约有1\/3是保加利亚民团。
8月,土军新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德国人)率部在巴尔干开始反击。苏里曼·帕夏的部队企图在8月间夺取普希卡山口,但由于普希卡俄军英勇防御而未能得逞。土军对俄东路部队发动的进攻也被击退。俄军对普列文进行了3次强攻,遭到惨重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道光一统寰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