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章 姚胜利的态度(1/2)
从见到邱桂芬的那一刻起,任戊便已经决定要为对方捐款。
毕竟邱老师也是三十年后能上国家电视台,并且获得追踪报道的存在。
与这样的人结个善缘,日后自己如果卡在某个阶段的话,有很大可能会因为对方在电视节目里的一句话,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像之前的马栏村一样。
在向邱桂芬保证,自己回去之后一定会尽快解决她的问题之后,任戊这才在姚胜利的邀请下,参观起了凤仙七中。
与其他乡镇中学一样,凤仙七中也是以寄宿生为主。
根据姚胜利的说法,整个凤仙七中拥有初中三个年级共计三十六个班级。
全校学生近两千人,学校教职工有近三百人。
是神泉镇及周边两个乡里,唯一的一座初中。
听完姚胜利的介绍,任戊的眉头皱了皱,开口道。
“上面要求的是1:16的教职工比例,怎么七中超编了这么多?”
任戊在来凤仙县赴任之前,就已经仔细研究过了上面政策,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有人在吃空饷。(防抬杠:这里所说的政策是国办发〔2001〕74号,具体内容不做赘述。)
听到任戊的质问,姚胜利苦着脸解释道。
“任局长,你所说的1:16是在编教师的比例。”
“七中在编教师可达不到这个比例,只有不到120人。”
“因为七中所在位置的原因,所以年轻老师一般都不愿意来七中工作。”
“我刚接手七中的时候,全校把临时工都算上,也凑不出来二百人。”
“后来因为学生实在是太多,老师们完全管不过来,我才想办法返聘回来了一批退休的老教师,缓解学校的压力。”
“所以才有了现在这近三百人。”
姚胜利的话刚说完,刘星辰也凑到了任戊的耳边,低声解释道。
“任局长,姚校长说的这个事情属实。”
“去年年初的时候,局里还探讨过七中的这种模式是否能在其他的乡镇学校复刻。”
“不过当时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这件事情就没推进下去。”
“这些都是有会议记录的,可以查到。”
任戊知道是自己误会了。
一般的单位在被领导询问有多少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忽略非编人员的存在。
毕竟把在职人员往少的说,以后工作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就可以将锅甩到人员配置问题上。
工作上出现一些小瑕疵,那就是事情多,人太少,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
然后领导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于是顶多发一通脾气之后,这件事就会不了了之。
此时的任戊就是因为使用体制内的惯用逻辑思考问题,而被姚胜利打了个措手不及。
看了看身边的刘星辰,又看了看眼前的姚胜利,任戊笑着道。
“没想到姚校长另辟蹊径,解决了咱们县里教育资源匮乏的老大难问题。”
说着,任戊又对着刘星辰说道。
“回去把之前那份会议记录找出来,让我看看这么好的思路为什么没推进下去。”
刘星辰闻言赶忙从身上掏出本子和笔,将任戊的要求记录了下来。
而后任戊又在姚胜利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的学生宿舍以及食堂。
参观结束之后,任戊在姚胜利的安排下和七中的教师代表进行了一场工作座谈会。
会上,凤仙县教育局局长任戊对凤仙七中的教职工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充分的认可。
在感谢凤仙七中全体教职工为全县基础教育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向凤仙七中的全体教职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任戊指出,学生在校安全问题一定要紧抓,牢抓,不能有丝毫放松。
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是出于对学校的信任。
学校在获得家长信任的同时,也应当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对于自己随便编造身份以及学生姓名之后,便堂而皇之进入学校的事情,任戊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自己是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其他一些具有报复社会倾向的人员。
如此松懈的登记机制,只会让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后期自己将会和县公安局沟通,尝试是否能邀请县公安局在全县各个学校设置警务站,并安排驻站人员。
如果双方沟通得当,那下一步县教育局将联合县公安局,针对学校周边的闲散人员予以驱逐或惩戒。
而学校这边也不能松懈,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入校制度。
在发现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班主任应当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并通知学生家长。
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任戊的一番演讲,令整个会议室掌声雷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官场:开局靠山倒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