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清除内奸(1/2)
赵济也觉得,这个方案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应该说最好的选择。
在定下这个大致的作战方针以后,赵济并不急着开始落实。
在此之前,赵济必须要整肃大内、朝堂,清除很有可能存在的内奸。
上阵杀敌,乃武将之天职,可清理叛徒,就非他们所长了。
这个重任,赵济交给了皇城司,让高俅带人负责。
随后,为了配合高俅,赵济找来姚平仲、李纲、种师道,假意让姚平仲夜袭金军大营,时间定在二月初一之夜。
散会后,李纲就大张旗鼓地准备报捷、设置御幄接收俘虏,并请道士算出最吉利的时辰出发。
做好这些工作之后,接下来就要看高俅的了。
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赵济拍板决定的。
他知道,如果朝中或者宫中,真的存在金军奸细的话,夜袭金营这件大事,他们肯定会向外传递。
高俅不敢怠慢,不仅派皇城司人手守卫宫城各个出口,还派出大量暗探,换做各色百姓装扮,在各个城门附近晃悠。
目前金军虽然并未围城,但依然在牟驼岗驻扎,因此京城外城西墙、北墙多座城门依然紧闭,戒备森严。
只有东南外城的几座城门,包括水门,已经开放,方便城外薪柴、蔬菜进入城内。
这几座城门只在白天开放,夜晚也是一样城门紧闭,守军警戒。
高俅令皇城司探子务必留意出这几座城门的人,发现可疑,可直接搜查,或者押入大牢。
这几座城门中,南熏门所处位置,离西北方向的牟驼岗最近。
这座城门,也是离皇宫最近的一处,出皇宫南门,一路沿着御街南下就能到南熏门。
高俅本打算重点守卫南熏门,但赵济提醒他,谨防内奸故意绕路,避过重重守卫的南熏门。
高俅也明白了原因,就从皇城司又加派人手,在城东的陈州门、新宋门布下暗探网,严防死守,绝不能让内奸出城。
到了正月三十这一天,离赵济假意定下的袭营时间越来越近,赵济“臆想”中的内奸仍未出现。
连高俅都开始怀疑,皇城司这帮人真的太过无能,连个人都找不到。
还是官家年龄大了,开始糊涂了,哪里会有金贼探子、大宋叛臣呢?
高俅带着一队皇城司亲从官,亲自前往陈州门视察。
在离城门还有百步左右时,骑着马的高俅发现,有一个年轻人,表现得极为不自然。
这个人面容干净,一根胡须也没有。其走路姿势,也跟一般男子有所区别。
高俅此前常年累月被徽宗赵佶所宠信,经常见到宫中内侍。
一看到这个年轻人,高俅觉得有异,立即下马,朝他走了过去。
眼看高俅带人朝他而来,这人顿时就慌了,转身就逃。
不等高俅发话,身旁的亲从官就出手,将这名内侍抓到。
一通搜查后,并没有检查到什么可疑之处。
正在亲从官准备放弃时,高俅发话:“发髻!”
宋代男子除了和尚之外,都要束发,在头上扎一个发髻。
高俅既然知道此人有异常,心里已经十拿九稳,搜不出来东西,他是自然不信的。
亲从官们已经把此人浑身上下都搜了个遍,包括靴子,什么都没发现。
而发髻一般都会被人忽略,但高俅察言观色乃是看家本事,当初能够发达,靠的就是这功夫,取悦于还是端王的赵佶,从此身居高位二十余年,从未失宠。
当亲从官抽出此人头上的发簪后,头发散落开来,同时一颗小蜡丸掉落在地,滚到一旁。
小内侍慌了,冲过去想捡起来,却被高俅一脚踩在手上,疼得他哇哇直叫。
亲从官控制好之后,高俅捡起这颗蜡丸,破开一看,一张纸条上,用极为细小的笔,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这些都是关于姚平仲袭营的情报,包括出发时间、兵力配置、袭击目标等等。
人赃俱获,高俅大喜,连忙带着人证物证,向皇帝报告。
多番审问之后,这个小内侍终于交代,他的确是给金军送情报的。
这名内侍,乃是几年前童贯伐辽时,从燕云地区带回来的,回京以后,就被童贯送到皇宫,充当内侍。
他给金军传递情报,只是因为童贯伐辽,宋军一度攻入辽国南京,即大宋的燕山府。
在此期间,曾消灭不少反抗的辽人,其中就包括这名内侍的父母。
现在辽国被灭,他不去追究金人灭国之仇,反而要报宋军杀父之仇,寄希望于金人,攻灭大宋。
赵济让高俅继续审理,他不相信这只是内侍的个人行为,势必要揪出同党。
没想到这次居然有了大收获,内侍供出,情报来自于吏部尚书,李棁。
大宋六部尚书,在文官中仅次于宰执。
作为大宋高层之一的吏部尚书,赵济不理解,为啥李棁也要给金军传递情报呢?
这是因为李棁曾进入金军营地,亲身感受到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宋帝:开局就被逼退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