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渡河之战(1/2)
韩世忠不敢耽搁,立即南下,收拢散布在四处的败兵。
短短半天时间,就得到了四五千人,韩世忠带领他们来到京城。
这时已是除夕,往常年份,作为大宋最为繁荣的城市,东京城内除夕当天,早已张灯结彩,人人喜笑颜开。
而今年除夕,整个大宋都笼罩在金军南下的阴霾之中,黑云压城城欲摧,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备战上,哪里还有人想着节日氛围。
赵济此时正在福宁殿,听闻李纲带着一个武节郎、偏将要来面见,有些不理解。
武节郎只是一个从七品小官,一般是没有机会见到皇帝的。
不过听内侍说,这个武节郎名叫韩世忠,赵济当场就要跳起来了。
这可是后世的大宋“中兴四将”之一啊,战功赫赫,声名远播。
赵济头发都没有束好,就一路小跑,来到了垂拱殿。
“臣李纲、臣韩世忠,拜见陛下!”
“免礼!”
“陛下,浚州守将梁方平不战自退,浚州失陷!多亏韩世忠领军断后,渡河焚桥,金军才没有能顺势过河。”
“陛下,李相公所言,句句为实。臣在浚州,就曾多次提醒要加强备战,修缮城墙,却被无视。”
“金军郭药师所部来袭,梁方平竟不战自逃,率领亲卫弃城过河,军心大乱,无人守城,浚州迅速陷于敌手。”
“梁方平真该死!万死不能赎罪!”
赵济勃然大怒,梁方平真是废物。
如果不是韩世忠、何灌后续处理得当,金军先锋可能就会跟着溃军过桥,直接渡过黄河了。
赵济立即派高俅领军前去捉拿梁方平,宣布罪状后,直接押送刑场,斩首示众。
梁方平是徽宗赵佶最为宠幸的内侍之一,但赵济跟这些人可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说杀就杀。
斩了梁方平后,传首京城以及附近守军,这就是不战而逃的下场,即使是天子身边最近的内侍,被杀也是这么干脆。
处理完梁方平,赵济提拔韩世忠为统领,跟随李纲守卫京城。
统领是将官中,仅次于都统制、统制的军官级别。
宋代都统制、统制、统领这些将官,平时不常设,只在战时作为武官职称,节制军马,统摄诸将。
从前线传来的消息显示,不仅金军先锋郭药师部占领了浚州,东路金军中的另一部,即完颜宗弼所部,率军攻克了汤阴之后,跟郭药师部在浚州汇合。
而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刘彦宗等人率领的东路军主力,离浚州也只剩下了两三天的路程。
东路金军在十一月初从平州出兵,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从燕山府一路平推,一直打到黄河北岸。
万幸的是,西路金军被顽强的太原居民挡住,暂时无法南下,也就不能实现跟东路军合围东京的计划了。
现在东京城之外,也只有黄河这最后一道防线了。
赵济只希望,何灌能多坚持一天两天,骚扰金军渡河。
历史上的何灌,在梁方平部溃败过河后,无力制约所部军队,也跟着溃兵逃往京城附近,导致黄河南岸竟无一人防守,金军渡河时,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在何灌领兵出镇黄河浮桥南岸的滑州时,赵济特意嘱咐,让何灌坚守,决不能让金军顺利越过黄河。
现在的黄河北岸,郭药师跟完颜宗弼汇合后,决定不等主力部队,直接过河。
从郭药师投降金军以后,他对大宋军队、皇帝的情况判断,一一应验。
郭药师对大宋上至皇帝、宰执,下到河北各地军队的情况,都比较了解。
他知道大宋禁军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既无战斗意志,又无战力。
因此郭药师自荐为先锋,率军屡立战功,攻克大宋河北路多个州县。
现在虽然浮桥被毁,但郭药师坚信,黄河南岸的宋军,仍然会是一群草包,只要金军开始渡河,对面肯定望风而逃,就像梁方平部一样。
郭药师让部下沿着黄河北岸搜索,找到了几十条小船,即刻开始过河。
见此情景,何灌下令,将石砲、床子弩、神臂弓等远程攻击武器,推到岸边,瞄准金军小船。
石砲就是抛石机,本是攻城、守城的重要器械,古代东西方都有。
宋代的石砲,能发射小至拳头、大到磨盘大小的石块,石头越大,威力越大。
当然,所需的石砲也就越复杂,操作人员越多。
床子弩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弓驽,跟石砲一样,也被广泛运用于攻城、守城战争中。
此时的床子弩,最大的一种需要八头牛或者三十名士兵,才能拉开,被称为八牛弩。
为了便于使用,宋代的武器专家们对八牛弩进行改进,安装了多个绞盘,从而节省人力。
战时八牛弩随时上弦,发射时需要士兵用巨型斧头锤动扳机,射击目标。
这种弩射程远,最远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宋帝:开局就被逼退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