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抓(1/2)
日夜轮转,又是一个黎明即将到来。
这一天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朝是五日一朝,会有更多的官员参加。
由于没有了手机,更没有电和网络,赵济的娱乐活动很有限,每天晚上活动完,就早早睡下了,因此逐渐适应了早起。
赵济前面给百官发杨时、陈东的上书,此时终于见到了效果。
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让人意外,是此前朝会时,还在维护童贯的侍御史孙觌。
孙觌直接弹劾了童贯、蔡京,说他们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危害社稷。同时,孙觌还指出,蔡攸对朝政的危害,不下于其父蔡京。
这让赵济有一种“买一送一”的想法,弹劾蔡京,竟又把蔡攸也牵扯进来。
蔡攸这下就尴尬了,自己的大靠山童贯倒了,自己的父亲也倒了,现在又轮到自己了。
无奈之下,蔡攸只有主动请辞,打算以退为进,试图自保。
赵济爽快地就答应了,让蔡攸回家闭门反思。
这样枢密院的两位最高长官均已下台,李纲作为同知枢密院,就是枢密院的最高负责人了。
对于孙觌,赵济也没有好印象,其做法无疑是对见风使舵最好的解释。
赵济清楚,这类人往往是最无耻、最没有底线的。
历史上的孙觌,比这还令人憎恶。
其受蔡攸推荐当上了侍御史,却在蔡家失势之后,领着御史拼命弹劾蔡攸。
后来又弹劾李纲、污蔑陈东等太学生,一味主张对金和谈,连最后宋钦宗赵桓给金军的降表,也出自孙觌之手。
赵济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这样的人就是一把刀,自己要先用完再说。
见此情形,其他官员也纷纷指出“六贼”一件又一件的不法之事,弹劾“六贼”的上书如雪花般堆积起来。
赵济对此很满意,当下命人将所有的上书一一整理归类,对“六贼”的罪行进行核实。
赵济觉得,即使是对付“六贼”这样的奸臣,也要有理有据,他要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捏造,罗织罪名。
等到早朝结束,赵济留下白时中、李邦彦两位宰相,以及张邦昌、赵野等执政,当然还有李纲和吴敏。
赵济让大家商讨如何处理“六贼”,两位宰相以及担任中书侍郎的张邦昌,一致表态应贬官、流放,这是大宋朝对于犯错官员的通常处理办法。
在北宋后期,如果只担任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就是副宰相。
只有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才是真正的宰相,前者为太宰白时中,后者是少宰李邦彦。
在赵济看来,白时中、李邦彦以及张邦昌等人,虽然称不上名臣贤相,也没有太大的作为,还属于主和派,但比起“六贼”来说,显得“无过便是功”。
在金人来到之前,铲除“六贼”是当务之急,处理这些主和派,可以暂时往后放一放,这样也不致于朝堂大乱,影响抗金大业。
“蔡京党羽众多,遍布京城、各州府。惩治蔡京,这些党羽该如何处置?”白时中问道。
“蔡京擅权,朕以为,有些人或许是不得已投靠蔡京门下,何况现在金贼将至,不宜牵连甚众。朕令只追究蔡京罪责,余者不究。”
“童贯领军多年,在诸军中颇有威望,连西军都有不少故将,当前的太原守将王禀,就是童贯提拔的。”副相张邦昌也说话了。
“张卿所言有理,卿可代朕,安抚童贯旧部”。
“京城之中,童贯所带回的数千胜捷军,可有异动?”最后,赵济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诸位宰执都有些不解,大宋朝历史上处置的武将太多了,也从没有军队因此出现异动的。官家因何有这样的疑问?
李纲回答了这个问题:“臣已令胜捷军机宜范讷等人,率军参与守城。臣请官家下旨,赦其无罪。”
“准奏。”
商定好对蔡京、童贯党羽的处理措施后,会议就结束了。
如果说惩治“六贼”是赵济在“打虎”,那么针对东西八作司、军器监、粮料院问题的处理,则可以说是“打苍蝇”。
这些部门的级别都不高,一把手最高也不过是正四品,往往无法跟“六贼”相比。
但这样的中下级别的官员,如果成片腐坏,对国家的危害不比“六贼”小,甚至更严重。
因此,赵济决定,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由于受到皇帝的直接过问,又有当前赵济眼前的大红人李纲催促,查处军器监等部门的案件,进展得格外迅速。
经审理发现,城门问题,是因为八作司偷工减料,在修缮城墙时,就近取土夯墙,导致问题。
开封一带土壤较为松软,不适合用来夯土筑墙。北宋修开封城墙,要求从百里之外的虎牢关取土。
八作司就近取土,却依然按照从虎牢关取土的费用报账。这其中的成本,相差数倍。
多余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宋帝:开局就被逼退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