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六贼出道(1/2)
北宋徽宗时期,由于皇帝昏聩,任用非贤,长期奸党横行,一波接一波地危害国家,鱼肉百姓,导致民怨沸腾。
到了后期,祸害大宋的奸臣,主要就是“六贼”了。
不过之前并没有“六贼”的说法,是陈东将他们放在一起,组成“六贼天团”。
要说这太学生陈东,以早年以贡生身份,考上太学,在太学里一读就读了12年,现在已经40岁了,不惑之年,却仍未有一官半职。
宋代的太学生,是有补助的,所以太学里有大龄学生,并不少见。
年龄虽大,陈东却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国家危难之际,陈东挺身而出,跟太学生一起联名上书,揭露“六贼”的罪行,请皇帝诛杀“六贼”,以安天下。
陈东的上书中,明确指出了“六贼”的危害:
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
这六个人中,蔡京官至宰相,梁师成、李彦都是内侍,朱勔曾在东南负责应奉局,王黼也曾官拜宰相,童贯则领枢密院事、被封王。
这些人身为国家重臣,却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把整个大宋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陈东指出,“六贼”是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是国家的罪人。
因此,对于“六贼”,陈东建议“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尽管北宋末年,国家已经长期被“六贼”摧残,无数正义之士屡遭迫害,但大宋却还是有杨时和陈东这样腰杆挺直、铁骨铮铮之人、
赵济觉得,这样的人,是大宋真正的脊梁。
赵济很兴奋,他要立即见到陈东。
很快陈东就被内侍带到宫里,一见面赵济就问陈东:“‘六贼’之论,振聋发聩,朕读着如醍醐灌顶一般。”
陈东一下子愣住了,在他印象中,徽宗皇帝一直都宠信“六贼”,没有皇帝的支持,“六贼”哪能翻出这么大的水花,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
在上书之前,陈东已经做好了被“六贼”打击报复的决心。为了国家,他无所畏惧。
然而现在皇帝却如此表态,让他有些困惑。
“官家,恕学生直言!”
“不必担心,朕绝无怪罪你的意思,反而要嘉奖陈卿。”
“日前朕曾有一梦,梦中京城沦陷于金人之手,大宋国灭,朕也被金人所掳。”
“这或许是上苍给朕的警示,如果再不悔改,这个梦或许就成真了。”
“悬崖勒马,为时未晚。如今金贼入寇,朕决心一改前非,内除国贼,外抗金人!”
“官家圣明!此乃大宋万民之福!”陈东喜出望外,大宋有救了!
“陈卿,朕找你来,还有要事相托。”
“仅以卿等上书,朕想要一举铲除“六贼”,尚有难度。朕令陈卿去京城民间,发动百姓,声讨六贼。”
赵济让陈东去发动百姓,真实目的,绝非仅仅是给铲除“六贼”造势这么简单。
赵济知道,任何社会变革,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人民。
不管是现在就要推行的铲除“六贼”,还是即将到来的保卫东京城,以及后面更多的工作,赵济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赵济打算以“六贼”事件为契机,让京城百姓都参与进来,获得百姓的信任,把以前徽宗赵佶给弄丢的人心,再次给捡回来。
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对于此事,陈东内心里对皇帝直佩服,他马不停蹄地就回去准备了。
随后赵济下令,对“六贼”除了童贯之外的其他五人,立即派兵“保卫”,不准离家半步。
赵济还让人将杨时、陈东的上书,誊抄百份,分发给朝中诸官员。
接下来的一天,注定将会风起云涌,迎来巨变。
而在另一边,李纲的效率真的很高。
在核对完禁军军籍、发现缺额严重之后,李纲又在勘测京城城墙时,发现了新的问题。
东京城四周方圆几百里,均为一片坦途,无险可守,守城只能依靠城墙。
北宋东京城城墙的基础,来自后周世宗柴荣时期。
柴荣继位后,征集十多万民夫重建汴京城,修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构成的汴京。
宋代建立后,又对城墙进行多次扩建和维修,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包括城墙在内的基础设施的维修,即东西八作司。
正是因为城墙如此重要,负责守城的李纲,才把京城城墙,列为一件大事。
在现场勘察时,李纲发现,城东新宋门外,有一段城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夯土不实,墙面之上,已有多处裂缝。
李纲立即组织人手对此段城墙进行加固,同时派人继续勘察。
紧随其后,李纲派往军器监、粮料院等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宋帝:开局就被逼退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