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高俅之罪(1/2)
朝堂之上的惊天变局,当天就在京城传开了,无数人都击掌叫好。
午后,在京城朱雀门南、御街以东,临近蔡河的大宋太学,一群太学生正在围坐一起,显得非常兴奋。
太学生一般都是年轻子弟,却有一人此时已年近四旬,此人正是陈东。
或许是未曾进入社会,尤其是官场这个大染缸,太学生陈东,依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听说官家不怕金贼了,要跟金贼斗到底!”有人说道。
“官家还将童贯关入台狱,前几天还不可一世的童大王,现在已成阶下囚了,哈哈!”
大家的内心,都十分畅快。
此时陈东却说:“可惜啊,只抓一个童贯哪够!”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我看这朝堂之上,一大半的官员都该抓!”
见此情景,其他太学生,也都气血上头,纷纷附和。
陈东顺势提出,当前官家已经下诏,鼓励官员、百姓、太学生上书进言,批评朝政,揭发官员。何不趁此机会,上书请求惩治奸党呢?
众人一致同意,就开始各自准备去了。
身处深宫的赵济,感觉这个冬季,似乎并没有那么冷。
当前的东京城,在他原本的时代,曾被美国人拿来跟纽约城相提并论。
赵济知道,徽宗时期的盛世,已经是这座城市最后的荣光了。
经历靖康之变后,后世的开封城,再未达到北宋时期的高度。
还未去体验这座城市的繁华,怎能让金人毁之一旦?
这让赵济的抗金决心更加坚定了。
不过,现在还有几个问题,赵济必须得妥善处理。
比如说童贯此前担任领枢密事,现在这个职位就空缺出来了。
其实赵济心中,已有最适合的人选,那就是种师道。
至于蔡攸,早晚也得收拾掉。
此时种师道已经七十多岁了,现在已经致仕退休了,在山林隐居。
此前赵济已经让宇文虚中去往终南山种师道隐居处,加封种师道为检校少保、京畿河北制置使,允许其自行征兵征粮,速领军赶来勤王。
等到种师道率军抵达,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京城内,还有谁可担此重任?
想来想去,赵济觉得,暂时可以让李纲兼任一个同知枢密院,暂时领导枢密院的工作。
这样也能更好地支持李纲统筹资源,保卫京城。
让赵济有些头疼的,还有个两个位置有所空缺,都非常关键。
其一是为安抚太子,拿下了郓王赵楷的提举皇城司,这个位子目前还空着。
其二是太子已经辞去了开封牧一职,这个职位也取消了。
管理开封的最高行政长官,恢复成开封尹 ,谁来担任呢?
其三是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高俅。
此人不像童贯、蔡京那样罪大恶极,但管理禁军也是毫无作为。
高俅把禁军当成免费的劳力,常年不加训练,却当工程队一样到处盖楼修阁,导致禁军武备废弛。
高俅的殿前都指挥使,自然是不能再当了。
殿前司、开封府、皇城司,这三个部门,一个比一个重要,一把手的人选,自然不能马虎。
正在此时,李纲来进宫面圣,赵济当即宣他进殿。
“官家,请彻查禁军!”
原来,李纲在核查京城禁军时,发现一个大问题:军队缺额严重!
此时京城禁军,按军籍显示,应有12万人。但李纲实地清查却发现,很多指挥都不满额,有的更是整个指挥都不存在!
指挥是宋代禁军的一个编制单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营。
按规定,禁军一个指挥,马军400人,步军500人。
李纲却发现,实际上,不少指挥都缺额几十人、上百人,少数指挥只在军籍上才有。
“臣大致估算,京城禁军,至少缺额2万人!”
这就是徽宗一朝的军队,连直接拱卫京师的精锐禁军,都烂到如此地步了。
将这个问题上报后,李纲告退,京城还有更多的事在等着他。
看着李纲离去的背影,赵济心想,朕已经给你了更多的时间,李纲,就看你了。
的确,历史上留给李纲的时间只有三四天,现在至少也得有十天。
想到禁军的问题,忽然赵济心里有了个主意,立即召见高俅。
把童贯押送到台狱之后,高俅不免有些兔死狐悲。
其实历史上,高俅跟童贯,始终不算是一条船上的,虽然都深得徽宗信任,却经常闹得不愉快。
论地位、论军功,高俅都无法跟童贯相比。
高俅在徽宗朝后期,先加太尉阶,后进阶为开府仪同三司。
要注意,宋朝的太尉,已经跟秦汉时期的太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宋帝:开局就被逼退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