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1章 终章(3/4)
白应留说不行,那就是不行,若是强求他给个缘由,他就会胡诌,说他上了年纪,不能生育。
追根到底,久赌必输,万一一万,万劫不复。
“好吧。”
白应留诧异地问:“好吧?”
“对啊,当然是好吧。”李尤失笑道:“你还以为我像年轻时一样耍赖撒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也看开很多,假如有一日你说要纳妾,我也只会说好吧。”
“我不信。”
明明生出来的女儿这么像她,她的脾气还能改到哪里去?
果然,李尤瞪着他道:“你为什么说你不信,而不是说你不会?”
“……我不会。”
李尤旋即担忧起来道:“张召不会纳妾吧?”
“他敢?”
“也对,如今他是个药材商人,还比不上你做画师呢。若他敢忤逆老岳父,定然被爆锤。”
白应留哪里锤得到那个男人呢?
百日禁红后,那个男人拜堂成亲,顺理成章地带着白嫕走天涯踏海角,像他的父母一般,也像白嫕在父母身上看到的自由一般。
偌大的宅院,留下上一辈人的身影和下一辈人的欢笑,如今只剩了这夫妻二人。
李尤揪着自己的白头发道:“白应留,还记不记得,曾经你说,我三十五岁时应尚未生白发,你五十岁时可能撒手人寰。你看,我不知何时生了白发,你也还在人间。”
白应留知晓,他的小姑娘最爱美了,所以他道:“不老。很美。”
“不是。”她鼻头一酸道:“只是心里有些害怕,你已经五十一岁了,每逢阴天下雨还会浑身痛,我怕你一语成谶。”
他拿起铜镜照着她道:“不怕。”
她最爱美了,一看镜中的自己便忘记了哭泣。但此时此刻,她推开铜镜,紧紧抱着他,不再言语。
白应留回忆当初,幻想着每年与她一同度过的日子,皆是美好,从未想过,她会这般难过。
为了安抚她的心绪,他只得道:“不知小白在三十五岁时,会是什么模样?张召做世子时刻苦到吐血,做皇帝时又格外操劳,恐怕不见得有我长命。”
她抹掉泪道:“那我们更要努力活,不要让女儿无依无靠。”
“好。”
他握了握她的手,与她相拥,回忆便踏至纷来。
有她的清明节,祭扫不止是祭扫。她会鼓励他对故人窃窃私语,还会买些泥人插在两位白太傅的坟头,对他们讲,白应留又老啦,可能是因为要养孩子。但在养孩子上,明明她更辛苦。两个女娃,一个爱吃糖,一个爱饮乳,搞得她只能琢磨着做乳糖。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而白应留呢,只能带着两个女娃尴尬地笑,再于回家途中买些吃食,哄她开心。
端午节时,李渺渺、李韵婷、奉赤皆会邀请李尤去聚一聚,李尤便皆小坐片刻,赠予对方艾草、菖蒲,而后从这家拿点银样鼓儿,从那家拿点香糖果子,再从一家拿些白团回家。她会得意地说白应留人缘这么差,惹人怜爱了,所以不能抛下他在家。
回家后,她会教孩子们用五彩丝线编成百索,互相系在手腕。白应留看着腕间的百索和扬手嬉笑的孩童,不由得眼眶湿润。面对孩子们的疑惑,李尤说爹爹是想吃粽子,馋哭了。其实她知道,这是他们两个皆没有过的富足,从吃食到温情。
乞巧节时,两个孩子会兴奋地说街上有卖黄蜡做成的小动物,可以浮在水上。白嫕说“像何首乌姨姨说的忠贞之鸟”,杨镜说“这鸟叫水上浮,听起来就很厉害”。李尤只能说“买”。不止买它们,还要买些果食带到王府的彩楼。
原本这“彩楼”是乞巧楼,女儿家要求心灵手巧。但白嫕想做徐霞客,杨镜想让论剑在她爹娘相遇的山,一同玩耍的纳兰家孩子、陶家孩子期望大展宏图、国泰民安。末了干脆大家一起玩耍,徒留大人说笑,道他们儿时心愿,道祈求岁岁平安。
中元节时,李尤对白应留说,曾经在丰都时,她衣不蔽体,幸得彩衣相救。如今便做了彩衣,在漏泽园燃烧,不知会荫蔽哪个亡魂。
“倘若生时不得善终,死后被善待也不算迟吧。”
“不好说,此事冷暖自知。”白应留搂着她的肩道:“但若要有所得,总要开口言说。莫要像你一样,那时明明很痛,却要先安抚我,其实我不似你想得那般脆弱。也不似你想得那般,不够在乎你。”
“你还好意思说?明明想要什么却不言不语的人是你,总指望我做你肚里的蛔虫?”
中秋节时,杨镜撒腿跑得欢,于午时前抢着将新酒买回。但约定在先,不得喝醉,只得在长水酒楼登高赏月。
李尤安慰她道:“邓将军也会过中秋,此时你与爹爹看着同一轮月亮,月光会将你的思念撒向他。”
白应留却松口道:“今夜破例多喝两杯,让爹娘入你梦来。”
重阳、冬至,无非是吃喝走动,但能吃能喝能走能动,未尝不是莫大之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窥心人间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