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 第232章 京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2章 京兆(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好在,有已从皇宫内府交由民部管理的隋通盐运。

从今年开始,这个巨兽已经爆发出巨大的钞能力,有了可观的进项。

如此,才让紧张兮兮的民不是浪韦津,长出一口大气!

杨子灿搞出来的这个盐运,真他娘的赚钱啊!

盐场售卖,盐引竞价,盐运包费,河运关税……

韦津,总算有了笑容!

而直接受益者杨子灿,也有了笑容!

骁果卫铠甲供应紧张的局面,还是在去年年底扩大了铠甲署规模之后,才有了明显改善。

铠甲署,就在少府监下面。

少府监的监令,以前都是由太府卿、将作监大匠何稠兼领,同时由将作少监阎立本协理。

本来铠甲署,只是负责皇家子弟、高品武官、大内禁军、出行仪仗等的铠甲制造,产量和需求比较有限。

可是这两年,皇直骁果卫的规模越来越大,俱装铠甲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旧的铠甲署,人员和场地,越来越满足不了皇帝的要求。

所以,等何稠跟随广皇帝南下后,这铠甲署便直接划归到兵部。

现在,兵部左侍郎、骁果卫大将军、卫王杨子灿,还兼领铠甲署的差事。

反正在广皇帝和杨侑的眼中,这家伙就是个救急的万能选手,没人愿意干的都交给他。

唉,虱子多了不咬人,那就干吧!

结果,铠甲署的地方变了。

一处在大兴,一处在洛阳。

占地面积和人员规模,没变。

变得,却是制造铠甲的流程和设备!

哇!

……

骁果卫铠甲的供应量,阶段性的飞速提升!

人还是那人,事儿还是那事,怎么就一下能生产出这么多的东西?

杨子灿,真能点石成金?

……

杨子灿,很愉快,也很忙碌!

那些新招募来的骁果卫新兵,摸着新发的漂亮全套铠甲,也很开心!

不过,如果没有严酷的训练和枯燥的纪律学习,那就最开心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哦!

骁果卫,现在人数一点也不少,经过多次扩军,现在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

但就一卫而言,也算是数量最为庞大、战斗力最强的。

要知道大隋历史军队规模的顶峰,也就一百七十万。

那可是十六卫的总数!

年初,大隋全国在编的府兵总数是八十万,这里面就包括骁果卫。

替皇帝掌握这样一支耗资巨大、战力惊人的部队,杨子灿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因为在担任骁果卫大将军的同时,他还是兵部左侍郎、雍州总管府大总管。

至于像京兆府尹、铠甲署监令等这样的职务,只能算是附带。

要不是有总管府和卫王开府的庞大幕僚,这工作还真的玩不转。

但实际上,杨子灿干得很不赖!

没人知道,在那些开府幕僚背后,杨子灿还有一直上千人的重影、搜影为他服务。

否则,就是有十个杨子灿,把他掰碎搓细了使,也不够用……

大隋骁果卫,现在分成了左中右三分卫。

骁果左卫,就是原白道城大营。

骁果右卫,跟随皇帝秘密北返,现在驻守东都。

骁果中卫,则跟着卫王杨子灿,驻守东都。

杨子灿现在除了要抽出经历对付其实汹汹的李秀宁,还要严密关注陇右塞北一线的军民两政。

随着将薛举送入河东,窦建德、李密分别进入刘武周、李渊的地盘,整个大隋北方的局,基本上按照广皇帝的设计一一实现。

现在他的任务,就是防止好不容易入局的各股势力,外溢!

因此,围绕与河东诸郡接壤的塞北一线,阿布进行了大量的军队调整和整合。

骁果左卫,现在西撤榆林郡榆林、富昌一线。

经过周期轮防,现在保留满额编制五万。

主将是折冲左郎将、总管王辨;副总管果毅右郎将阿古达哥。

这支军队,主要任务有两个。

一是防止刘武周的反军和薛举的“贼军”西顾,窜入榆林郡、延安郡,同时威慑阴山南麓。

定襄郡太守蔡王杨智积、榆林郡丞王才,两郡合兵,大体上有近六千郡兵。

南撤的阴山、马邑、雁门一线的长城戍卫,也有近两万。

还有近七万四千多从定襄、马邑扯出来的百姓。

要问京师太仓的那么海量的粮食、绢帛去了哪儿?

这里。便是去向之一。

现在,这一带的军民,加上榆林郡本地的,大致有二十万左右。

他们,和驻守在雕阴郡的佳县、延福、城平、延川、延安、义川、咸宁一线的灵武范贵大军南北呼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