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童真,童趣,童心(1/1)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开始了农忙季节,大人们忙着播种,孩子们忙着淘气。
黄昏时,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三五成群的赶回家来,小孩子们玩性正浓都没回家。
都是相差一两岁的孩子,经常因为小事口角。
这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萧华哥俩和三姑家姐俩吵起来了。萧华吵着吵着不知道骂啥了。
哥哥说:“不能骂x她妈,因为她妈是咱三姑。”
这时候不知道萧华咋想起来了,骂斜不愣。正好赶上三姑父从地里刚回来,听到了气坏了,手里拿着铁锹就追了过来。
一看事不好,哥哥拉着萧华就往回跑,一着急,跑错胡同了。萧华还吓得摔倒了,大哭起来。哥哥连忙拉起萧华继续跑。母亲在院子里看到两个孩子哭着跑回来,就问紧随其后的三姑父:“他三姑父这是干啥?狗撵兔子似的。”
“他妈的,掰杖的。”他没好意思说骂他斜不愣。
“说话干净点,他妈他妈的,你就没妈吗?”
三姑父一看,再待下去没啥意思就气呼呼的回去了,嘴里免不了骂骂咧咧的。
母亲看着吓坏的两个孩子,心疼的不得了,萧华还摔倒受伤了,气的一改往日的温柔贤淑坐在院子里破口大骂,住在后院的三姑父听到了跑回屋里不出来了。嘴里嘟囔着:“这他妈不讲理,骂人。”
从那以后屯子里都知道了萧华那不善言辞的母亲护犊子。
夏天又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
虫鸣蛙叫响彻这寂静的天地,又到了孩子扑虫抓蝶的季节。
萧华家左边邻居家的前院子没种什么东西,蒿子长了一人多高,又粗又长。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武器,只有一墙之隔,哥哥带着萧华轻松的翻了过去,刚要动手摘下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大夏天穿的很多的老头站在门口,厉声喊到:
“妈了个巴子,偷啥哪?”
吓得俩孩子连滚带爬的哭着跑回家。
这无疑又捅了萧华母亲那根护犊子的神经,上去就对骂了起来,老头子倚老卖老,还想打人,吓得父亲赶紧往回拽。气头上的母亲根本不听,拿起铁锹就要动手,胆小怕事的父亲一看居然躲进屋里,不出来了。
也不能全怪胆小的父亲,这老头子姓吴,是屯子里的一霸,谁都不敢惹的主,年龄大了,自己独居,没事不怎么出来,所以萧华和哥哥没见过他,母亲也只是听说,虽然是邻居可也没见几回面,如果不是因为孩子还真没什么交集。
老吴头子一看遇见一个不要命的,气焰马上不嚣张了。连连后退。
“不和你个妇女一般见识。”
说着跑到屋里不出来了。这一战已胜利告终。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忙碌的秋收结束了,远远望去萧华家前面不远处那一片一望无际的田地间有两个小小的身影,挎着土篮子在已经收割的苞米地里打榨的。打榨的是东北方言,就是把苞米根的刨下来的意思。
两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一前一后,身体笨拙的连拖带拽着手里的土篮子,还没有装满就已经拿不动了。
这时候,萧华的母亲远远的喊到:“快回来吧!这俩傻孩子累坏了。”
萧华听到母亲喊急得扔下篮子就要往回跑,后面的哥哥大叫:“回来,把柴火带回去,白打了。”
萧华停下脚步,不情愿的回来拖着装了一半的土篮子就走,可是力气太小了,根本拖不动,哥哥一看只好过来帮忙。
可毕竟人小力量有限,累的满头大汗,手脚并用吃力的一寸一寸往回走。还好离家近,小哥俩成功的把劳动成果拖回了家。
萧华家的柴火垛总是比别人家小,每年都不够用,下雨天母亲做饭特别费劲。
萧华的哥哥看到了记在心里,又到了储存柴火的时候就拉着父亲一起去。懒惰的父亲各种理由拒绝了。
又带上小跟班萧华拿着土篮子到家前边的苞米地打榨的。萧华是及不情愿的,也是被逼无奈。
儿子像妈,还真是这样。多亏父亲的胆小和懒惰没有遗传给孩子,要不然这个家真的没有希望了。
从小萧华的哥哥就体现出了不符合年龄的懂事和沉稳。都说从小看大,还真是有道理的。
不想错过《盲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