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 荀采产子安荀氏,杨修起兵伐江夏(1/2)
建安四年(199年)。
春节过后,正月初十,荀采临盆。
荀表从广州赶到宛陵。
杨修焦急的等在产房门口。
而产房中的荀采则是一顿乱喊。
荀表、荀彧、荀谌三人进不得后堂,由杨彪陪着三人在杨家书房等候。
袁夫人在产房侧屋,主持各项事宜。
而杨修不顾天寒地冻,在院子中来回踱步。
一个时辰后,随着一阵婴儿的哭声,杨修悬着的心才算落下。
但是产房乃是污秽之地,杨修进不去。
只能从产婆的口中得知,是个儿子,母子平安。
随即杨修去到前厅书房中,见到杨彪等人。
高兴的说道“阿父,是个男儿,母子平安。”
荀表等人听后,也是十分高兴,这也意味着杨家嫡子,母系出自荀氏。
自此荀家与杨家也就正式分割不开了。
而荀氏将来也有了扶持的对象。
随即三人向杨彪、杨修表示祝贺。
嫡长孙的出世,也令杨彪大喜。
他习惯性的抚着胡子,缓缓说道:
“此小孙,生于乱世,当快些长大,帮助我儿德祖平定乱世啊!”
“老夫为其取名为征!希望他效仿我杨家先祖杨喜,征讨乱世,为万民开太平!”
老谋深算的杨彪自然知道安抚荀家,至于还没过门的曹宁,只不过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而荀家现在可是杨修的左右手,荀表、荀棐兄弟一文一武执掌广州。
荀彧、荀谌兄弟更是骠骑将军府的二三把手。
杨彪的一番话,也算是为杨修娶平妻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
意思就是将来继承杨家家业的,就是杨征。
荀表等三人皆大欢喜,随即告辞。
三人走后,杨彪又习惯性的抚了一下胡子,语重心长的对杨修说道:
“德祖啊,在你治下,荀家已为外戚,而荀家之人各个身居高位!”
“你的提防啊,何进之事,历历在目啊!”
杨修笑道“阿父,大汉十五州,而我操持十年,仅得二州,偏安于东南。”
“此时该当上下一心,进取天下,正是用贤任能之时,而非考虑后世之时!”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又如何能在有生之年扫平天下呢?”
杨彪听后,便不再多说。
夜间杨修前去看望荀采。
他坐在床边,抱着杨征,对荀采道:
“夫人辛苦了,阿父已为此子取名为征,此子将来当为我杨家征战四方!”
“明日一早我便要赶往舒城,奉天子诏,讨伐荆州,军情紧急,容不得耽误。”
“夫人休息月余之后,便跟着阿父搬至舒城将军府。”
荀采点了点头,显然是虚弱的不想说话。
随即杨修将杨征交给一旁的奶娘,之后前去跟袁夫人辞行。
第二天,杨修便带着荀彧、荀谌火速赶回舒城。
准备攻打刘表的相应事宜。
于是正月二十,杨修在舒城召开了新年集议。
文政方面,经过张纮的汇总,大多都是这一年粮草丰收,各地百姓富裕的信息。
而让杨修真的关注的只有两点,
第一是二州境内各处医馆,已经初步开始运营,并且受到百姓极度的好评。
第二是二州境内已经几乎没有租妻事件发生。大多数百姓家都不差钱了,都可以娶到妻子了。
(租妻,是古代穷苦百姓家,花钱租用其他人的妻妾,为自己家延续后代,通常都是一年为期。)
(这不是开玩笑,这种事真的很常见,尤其是在乱世,同时也反映了女人在古代真的毫无地位可言。)
而军队方面,许定耐不住寂寞,上表请求外出征战,被杨修驳回。
周瑜的海军,目前已经颇有成效,但是还需操练一段时间。
黄盖的水军也在积极的训练。
除此之外,其余各部皆是兵精粮足,随时可以一战。
在人才方面,今年扬州的孝廉举的是顾雍(22岁)、朱桓(23岁)。
广州的孝廉举的是张昭之子张承(22岁)。
加上诸葛瑾举荐的避难而来的琅琊人徐盛(23岁)、
豫章许定举荐的军中小将吕蒙(22岁)。
又有郭图举荐落草之后被吕布驱赶的山贼雷薄、陈兰二人。
加上孙策旧部韩当前来投效。
这也使得杨修收获颇丰,简直可以用暴发户来形容了。
集议结束后,杨修将善于水战的小将吕蒙安排到黄盖军中。
张承、顾雍,二人用作将军府从事。
韩当、徐盛、朱桓、雷薄、陈兰五将则是留在他本部麾下。
三天后曹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家四世三公不姓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