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0章 番外:历史上杨修的真正死因!(1/2)
写了这么久杨修了。
大家也看了这么久的杨修了。
正好第一卷写完,在步入第二卷之前,
我想插播一章,来跟各位书友们讨论一下历史上杨修真正的死因。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会说,是因为杨修自作聪明,而导致鸡肋事件曹操的爆发。
而喜欢研究正史的朋友或许会说,是因为党争支持曹植而被清除。
其实这两点都不算正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杨家。
杨家祖先杨喜因追杀项羽有功,而被封为赤泉侯,杨家始于此,于三辅之地立家。
杨喜的曾孙辈里面,出了个叫杨敞的古代著名政治家,在汉昭帝时担任丞相。
同时杨敞也是司马迁的女婿,他便是弘农杨氏的一世祖。
弘农杨氏传到王莽篡汉之时,出了个当世大儒,叫杨宝。
杨宝拒绝王莽的征召,隐世教书育人,后被光武帝所敬重。
等到光武帝复汉之后,征召他为司徒之时,他已年老体衰,死于家中。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官至太尉。
杨震的儿子杨秉也是官至太尉。
杨秉的儿子杨赐,官至司空。
至此弘农杨家便是三世三公之家。
而杨赐的儿子杨彪,也算运气好,天下大乱,三公之位频繁变动。
而杨彪则是明哲保身,不管是董卓、李傕、曹操,都没有难为他。
他将三公的三个位置,来回做了个遍,至此杨家便是四世三公之家。
杨彪的嫡长子便是杨修。
史书记载杨修的真正死因是因为他和曹植两个人喝醉了,
驾车从司马门而出,又当众辱骂劝阻他俩的曹彰。
因而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罪名斩杀。享年四十五岁。
(司马门,古代用以军事的重要大门。)
那么杨修真的就是因为喝醉了闯军门,亦或者辱骂曹彰而被杀吗?
曹操出身比较低,为了拉拢士族,煞费苦心,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杀了杨家的掌门人。
如果是因为闯军门杀杨修,那还不如在鸡肋事件中杀掉杨修。
扰乱军心可比闯军门严重多了,况且这次闯军门事件还是曹植带头。
因为史记只会叙说事实,而不会参杂任何感情。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
杨修是死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秋天。
杨修死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修死的前一年,爆发了许昌叛乱,杨修死前一个月爆发了邺城叛乱。
也就是说杨修死前,一年半内,大汉国都,与魏王国都,都发生了叛乱。
杨修为何死的这么巧?
我们先来说一下,当年跟随汉光武帝光复大汉的云台二十八将。
加上第二十九将,伏波将军马援。
这二十九个人中,有七个颍川人,八个河北人,十个南阳人,两个三辅人,还有两个其他地方人。
那么到了曹操时代,我这里将他们形容成四派。
颍川派、河北派、南阳派、三辅派。
这几派中颍川派是曹丕的铁杆,而河北派是曹植的铁杆。
当然杨修是弘农人,他是曹植的铁杆,也是曹植的首席谋士。
但杨修祖上杨喜是三辅人,而弘农这个地方,与南阳、三辅都是接壤的邻居。
所以曹植通过杨修的运营,带领着河北、南阳、三辅三派,合力打击颍川派。
那么杨修为何要参与党政呢,而不像他爹杨彪一样明哲保身,凭借杨家的威望依旧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呢?
杨家与袁家,在汉末,是平等的两大家族。
两家并列第一,甩第三不知几条街。
而袁家在汉末通过袁绍、袁术的发展盛极一时,但最终没落。
之后在曹操手下,颍川几大家族全部起势,谁还搭理你大汉朝的杨家。
杨家已被打压,但是杨修只要辅佐曹植成功,那么就会彻底翻盘。
杨家依旧可以世代位列三公。
那么我们再说回来,杨修带着三派打击曹丕的颍川派。
颍川派是什么,是从曹操一郡一州开始,就铁杆支持曹操的。
大汉十四州,颍川从曹操还没将兖州统一的时候,就在铁杆支持曹操。
一直到拿下十州之地,可谓劳苦功高,各个位居高位。
杨修率领的三派,也就能制衡一下颍川派,根本打压不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按时间顺序,先来看看许昌叛乱,与邺城叛乱。
先说许昌叛乱,这次叛乱并不是针对曹操,曹操压根就不再许昌。
那么打的是谁呢?
丞相府长史王必,颍川人。王必是从曹操起家就开始跟随曹操,身居高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家四世三公不姓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