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70(1/1)
不敢抬得太高,只是略微仰视几个髡贼的样貌。
“你叫什么名字。”另一个取下身上弓箭的髡贼问话道。
“小人……武二郎……”豆大般的汗水顺着额头向下流淌,滴落在尘土里,武二郎吞吞吐吐的回答。
“你是福建人?”
“是,小人本是……铜山千户所军户……不得已才背井离乡,来此垦殖……”
“算了,别跟路人浪费时间,赶紧上路。”第四个髡贼从远处走来。
他脚踩硬底军靴,头戴尖顶圆铁盔,一身明晃晃的扎甲更是惹人注意,那人单手握着一把长柄大刀尚显得游刃有余。那长柄大刀的款式与《三国演义》里的青龙偃月刀颇为相似。
武二郎只是粗略瞥了一眼髡贼的武装,就大致知晓这髡贼身上的铁甲,武器,要花费十余两银子,武二郎心说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三四年,才能攒出髡贼身上的一套行头。
而如此昂贵的铁甲装备不止一两副,光是从武二郎眼前路过的,就有两百余铁甲兵,或是大明扎甲,或是锁子甲,亦或是穿了一块铁板,行动起来也不感觉迟钝。
几个髡贼又接连问了他几个问题,诸如笨港有多少乡勇,郑芝龙是否出兵攻打李魁奇,郑芝龙麾下有多少兵将船只,北面的“大肚部落”是否南下找事等等……
武二郎心说自己又不是探子,哪里知道这些秘密的信息?
他只是埋着脑袋装鸵鸟,知道的问题就回答,不知道的就拼命摇头,然后大呼“掌柜”的饶命,我家三代单传,就指着自己来传宗接代了……
不知是听到什么话语惹得髡贼失了兴趣,武二郎埋头听见髡贼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接着又是一阵更加杂乱、急促的脚步声从近处传来。
武二郎原以为髡贼是派了小股部众潜伏到笨港南面,准备到晚上再夜袭小镇,抢点粮食和银钱,但是持续良久的脚步声否定了他的猜想,髡贼的部众数量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壮起胆子微微抬起头,看到了让他此生难忘的惊人画面。
第五十章 他们不是贼,是兵!
这些髡贼衣着华丽,干净整洁,有些人披甲戴盔,手持六尺长矛,威武雄壮,有些人背着鸟铳、弓箭,手里拿着一把弩机,有些人穿着华丽,不似行军打仗的戎装,衣服裁剪得夸张飘逸,清新脱俗,颇有一种仙人下凡的仙风道骨。
寻常海寇会给自家喽啰花费重金打造武器装备?就冲着喽啰的华丽铠甲就能判断髡贼绝非一般匪帮,他们特别有钱!还舍得花钱!
家乡遭遇海寇袭击的时候,武二郎是亲眼见过那些凶恶海盗的,一个个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与眼前的髡贼相比,就是拿粪土和黄金作对比,没眼看。
妖怪?!
武二郎心叫要糟,传闻中的髡贼巨妖出现了!
他看见几名髡贼穿着奇装异服从眼前路过,最古怪的是他们脸上皆是妖魔鬼怪的脑袋。
他一瞬间联想到西游记里的光怪陆离——几个髡贼扮做四大天王,手持法宝仙器昂首挺胸堂堂走过,一会儿又有人,猴,猪,怪,师徒四人的西游取经小队,只不过没了那匹白马。
紧随其后的是十几个凶猛大汉,赤裸着上半身,虬结的肌肉宛如山峦沟壑,遍布半身的刀疤密密麻麻横贯交错,宛若数十条爬虫蜈蚣让人恐惧。
武二郎先是惊骇,但随即释然放松,他发现髡贼妖头下的破绽百出,脖颈之下全是普通人皮,待髡贼远去,其后背一览无遗——原来所谓的恐怖妖头不过是髡贼自制的特殊头套,就像戏班子的戏服道具。
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以外,其余三本皆在明朝前后问世,这些经典读物是说书人最爱的题材之一。
魏忠贤的小弟就曾仿照《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论资排辈,把东林党人一一对照起来,编写了《东林点将录》。北方流窜多年的流寇更是把《三国演义》当成来行军打仗的指导书籍来看,演义里的火烧赤壁很有可能参考了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火烧陈友谅的历史原型。
更让武二郎惊奇的是后续到来的短毛军,他们穿着统一规制的灰色军装,头戴灰色单帽,脚踩灰面布鞋,小腿上裹着紧致的布带绑腿,肩上背着一把棕色护木的长杆鸟铳。
士兵们神情肃穆,平视向前,整齐的步伐踏得灰尘飞扬,他们却不受任何影响,继续向前行进。
武二郎下意识张大嘴巴,骨子里对强者的崇拜让他目不斜视,盯着这伙精锐之师渐行渐远,当他们离开数百步,武二郎才反应过来自己居然像看戏班子卖艺一般盯了髡贼许久。
真是一伙虎狼之师!武二郎感慨自己真是开了眼界,这世上竟有行军如此整齐的部众,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前面的髡贼部众稀奇古怪,但这伙短毛军却精神抖擞,器宇轩昂,完全不是凶
不想错过《游戏玩家的明末奋斗纪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