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5(1/1)
,穿草鞋的都是少数,更少人穿破洞布鞋。浑身散发着长久不洗澡的臭味,营养不良是他们的普遍特征。
他们曾经是短工,长工,佃农,家奴,乡勇,亦或是殷实的富农……不管他们过去如何,一场旱情袭来,现如今都是饥肠辘辘的穷苦人。
崇祯二年(1629)广东、闽南皆有不同程度的旱情,百姓收成远不如往年,可是官府的赋税却分文未减,更有朝廷万历四十六年(1618)开始加派的辽饷,底层的小民苦不堪言,表面上加派的数额不多,但是经过层层盘剥,实际上压在小民肩上的税赋是一座大山。
百姓想要交税必须把收获的农作物卖给商人换成白银,但商人逐利,且多与官府勾结,压价收购是常有的事,这是一次盘剥。
农民要交税就得把银子交给税吏,税吏检查白银成色,以防有人以次充好,但这道环节往往变成税吏收刮民脂民膏的重要环节,你交了1000块钱,但他说你交的只有800,需要另补200,那么你结果交了1200。
不交钱是不可能的,胆敢不交额外的钱那就去监狱吃苦头吧,胥吏有的是法子整你。
很多家境贫寒的农家往往会栽在这,交不起税的轻则借贷,背上高利贷,重则破家卖田卖女,或是被押送到牢房拷打一番落下残疾……
失去土地,或是逃荒求生的百姓越聚越多,形成大规模的流民,饿极的流民要么攻破大户庄寨子,来个“劫富济贫”吃大户,要么揭竿而起杀官造反为祸地方。
当流民们看到李阳髡发的打扮,其中一些识的几个字的小民不禁暗叹:这是到了海贼窝啊!
不过大部分流民没有投贼的心理压力,去哪求活都是一种活法,他们只求一条活路,能让他们平平安安活下来即可。
江峰举起简陋的扩音器,竭力用语言解释他们并非海盗,而是前宋的后裔,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才回到故乡屯垦土地。
任由他说得天花乱坠,流民们依旧是一副麻木无神的空洞表情,哪家海盗都自称官逼民反,劫富济贫,虽然眼前的短毛人说的有些新意,但和打家劫舍的海盗之流没什么两样。
“这些人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桃夭小声嘟哝,丝毫不解流民们迟钝的反应。
“我知道为什么。”目睹了这些难民的悲惨模样,李阳又想起了电影《1942》里的河南大饥荒,乱世的难民贱如狗,又有谁会真正在意这些饥肠辘辘,只求一条简单活路的可怜难民呢。
大员县长江峰拍了拍手,士兵们齐齐散开站到了两旁,给中间腾出一条宽阔的通道,干部们抬来一个个盛满热粥的木桶,热气腾腾的引人注意。
现在还不行!李阳突然意识到江峰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恶果!
眼尖的流民瞪大眼珠,好似老黄牛被点燃了尾巴,那一口口木桶内分明是浓稠的热粥!
“是粥!”
流民突然骚动起来,一两个月没有正经吃过一顿饭,实在艰难的人只能把柴火剁碎配着野菜煮“粥”吃,甚至有更惨的,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意识不清,连“观音土”都能用来填肚子,最后避免不了腹胀而死。
“吃粥!”
食欲在血管里沸腾,瞬间占据了大脑,他们再也按耐不住直接冲上去,似乎晚去一步就会被别人抢光。
“镇定!”江峰通过扩音器大喊,但这呐喊声止不住流民们饥饿的本能,他们犹如虎狼一般进行着百米赛跑,江峰心说自己大意了,没有做好应对疯狂饥民的准备。
愈发靠近的流民很可能威胁李阳的安全,几十名元老士兵纷纷平举步枪,下一秒就要射杀这些失去理智的“疯子”。
“快去恢复秩序”李阳只觉胸腔有一只大手死死揪住心脏,他抬起手制止士兵,然后命令士兵去维持秩序,并告诫他们尽量少杀人。
人群如潮水般冲了上来,围着木桶的热粥吵嚷争抢。惨叫声,呼喊声,哭喊声……有人体力不支跌倒在地,险些被人群踩死。一个年轻力壮的猛扑到木桶边缘,可四肢无力使他直接栽了木桶里,他干脆动也不动,半晌都没动静,也不知是死是活。
某个蓬头垢面的女子举起一个随身携带的破木碗,硬生生挤开人群,拼尽全力才舀了一碗。她还没来得及回头,便有一男子抢先一步抓住女子的手腕,要去夺碗。
男子争抢一会儿,见热粥几乎要溅出一半,又觉得自己竟连个女子也抢不过,一时怒火中烧,一拳拳打在女子后背,女子眼见自己扛不住打,突然张开一口黄牙狠狠压住男子的手指。
“啊!”男子这下发了狠,一拳拳砸在女子脑袋上,他刚想一脚猛踢女人的肚腹,便被一把锋利的刺刀扎中,当场暴毙。
待士兵把死狗一般的男人拖开,女子已经蹒跚着离开,她捧着盛满热粥的小破碗拥挤着人群
不想错过《游戏玩家的明末奋斗纪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