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雷希贝格和俾斯麦各自的看法(1/2)
希儿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把这番可以说的上是“卖国”的话说出来:
“领土。一个大陆国家,最看重的就是领土。我们可以许诺给爱丽丝帝国领土来换取爱丽丝帝国在丹蒂耶问题上的中立。至于范围,我觉得莱茵河以西都可以许诺给爱丽丝帝国。”
俾斯麦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这样的言论会从一个古老的至少是从腓特烈时代过来的人口中说出。他也惊讶于希儿会有这样的意识,能做出这样的取舍。要知道,即使是保守的议会听到希儿刚才那样的发言,也会对她大加批判。
俾斯麦对希儿说:
“你最好考虑清楚你的发言。在一般的贵族和官僚们的认知之中,外交是可以有妥协的。但妥协绝对不是无休止的让步,所以你要考虑清楚你这样说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如果这样的政策真的实施,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
希儿的嘴角轻轻勾起,这样狡猾的笑容在与腓特烈大帝商讨瓜分波波王国的时候也露出过。今天在这里又出现,那就又有人要倒霉了。对于俾斯麦的眼神接触,希儿并不畏惧。她盯着俾斯麦的眼睛反问道:
“俾斯麦,你的认知,和一般的贵族和官僚的认知,一致吗?”
“你的意思是?”
“政治上的许诺往往是虚假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勃兰登堡都许诺给爱丽丝帝国。但是如果他真的兴冲冲的派兵来接收,那就是他们的愚蠢。而我们国内如果真的有人愿意相信这种许诺,那也是他们的愚蠢。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在丹蒂耶问题上对艾莉卡王国友好的爱丽丝帝国,在将来特蕾莎帝国问题上保持中立的爱丽丝帝国,并不是需要爱丽丝帝国成为艾莉卡王国永远的盟友。而在所有问题平定之后,一切的许诺都会通过一场战争来打破。到时候就不是艾莉卡王国割地给爱丽丝帝国,而是爱丽丝帝国要割地给艾莉卡王国。”
俾斯麦想起了几天前罗恩对自己说过的话:希儿需要一个人来节制,因为她觉得战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手段,所以她会不择手段的去促成战争。
不过这次俾斯麦和希儿的看法一致,那就是德法必有一战。
但话又说回来,德法的这场战争不应该由艾莉卡王国来发起,而是由爱丽丝帝国来发起才对。
接着俾斯麦说:“下一个问题,希儿。既然你认为战争无法避免,那怎么做才能让艾莉卡王国拿到战争及战后谈判的主导权,而不是让现在主张战争的特蕾莎帝国拿到主导权。”
“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说过了,对于特蕾莎帝国主张的战争艾莉卡王国绝不配合。”
“艾莉卡王国不表态,所以特蕾莎帝国也不会动兵,你是这么认为的。但这只是解决了第一点问题,要怎么让艾莉卡王国拿到主导权,你还没有说明。”
【另一个我,俾斯麦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要问这么多问题?】
[很简单,这是一场考验,考验我们的能力。究竟是一个国王身后的智囊,还是摆在台面上的吉祥物。]
【……】
[所以我动用了你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的未来其实是你的过去。所以我刚才说的方案,都是“未来的俾斯麦”的方案。]
俾斯麦往往会准备很多方案,战争是他最后一张牌。在【希儿】的历史中,俾斯麦每次都不得不祭出最后的底牌来用。而今天在这里,[希儿]说出的方案都是俾斯麦内心的底线,也是俾斯麦最不为人理解的部分。
希儿对俾斯麦说:
“就像我表达的意思一样,特蕾莎帝国他会想办法求着我们出兵支持奥古斯滕堡家族。我想现在已经有特蕾莎帝国的使者来找过你了吧?”
对于希儿的问题,俾斯麦没有回答,也没有做出一点点的表情变化。于是希儿继续说,
“要先让特蕾莎帝国的人求着我们出兵,之后我们再主动去找他们结盟,提一些好处给他们。不用等到战后,在战前,我们就可以拿到谈判的主动权。”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可以回去继续帮赛琳娜做玩具了。如果做好了,到时候通知我,我会去看的。”
俾斯麦示意希儿离开,希儿站起来行礼之后就打开门出去了。只剩俾斯麦一个人在的书房里,一个老人默默的流下了泪水。
他不被人理解太久了,从五年前,甚至十年前,他就一直处在容克圈的外围,不被理解的同时也不被信任。这次他被任命为宰相,多亏有罗恩的引荐。可即使成为了宰相,包括国王威廉一世在内的许多人也都不理解他。
另一边,特蕾莎帝国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他的外交大臣雷希贝格对艾莉卡王国的立场产生了怀疑,也对俾斯麦本人产生了怀疑。
从格吕克斯堡的克里斯蒂安被任命做丹蒂耶国王的时候,俾斯麦就和雷希贝格一起签下了伦敦协定书,承诺支持丹蒂耶的格吕克斯堡家族而不是奥古斯滕堡家族。可这个丹蒂耶新王还没加冕,就公开宣称支持前王留下的新宪法,并且在正式加冕之后就要送议会通过。这让日耳曼尼亚各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第二帝国之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