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有个姑娘叫翠花(非)(1/2)
翠花已经六岁多了,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他们都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了,然而对于翠花来说,她这一生都是没有机会上幼儿园的,因为那时候的农村没有幼儿园,等年龄到了,想上学就可以报名交学费直接上小学。
但是六岁的翠花其实年龄还不够,她的三叔帮她在村小学报了名,报完名还不忘嘱咐她:“过两天开学了,要是学校有人问你几岁了,你就说你八岁了,记住了吗?不到八岁人家不收”,翠花点点头说记住了,但她的小脑袋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不到八岁人家不收,直到多年后她再想起来这件事,心里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那时候方圆三四个村庄有两百来户人家,可是只有这一所小学,那也只是几间小平房,甚至连老师也只有三个,而且两个还不是正式的,家里也有一堆农活要做,如果收的学生太小了,那数量肯定就上来了,这样一来既不好管理也没有那么多教室,所以就设置了八岁这个门槛。至于真正的原因翠花不得而知,但她觉得她想的八九不离十。
当时学校开学是有三天报名时间的,三叔第一天就给翠花报完名了,所以接下来这两天翠花就在想象上学的日子,甚至把她舍不得穿的衣服鞋子都拿出来准备开学穿。
那时候大人给孩子一年最多买一次新衣服,就在过年的时候,而且买过年衣服都不是买的合身的,至少要大两个号,这样就可以多穿几年,甚至家里孩子多的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平时穿的,只要不是破的太厉害,都是可以在大人的巧手之下拾掇出一个能穿的样子来,尤其是棉袄,全是纯手工缝制,里子是旧布片对凑的,面子就要好看许多,即使不是一种花色的布,那也是整整齐齐的大块布,里子面子之间一层一层铺上雪白的棉花,那个暖和劲啊,多年以后还是让人怀念……最容易脏的袖子和领子,大人们更有办法,领子上再另外缝一根布条在上面,刚好能遮住领子。
袖子就更可爱了,大人们穿过的破的不能再穿的袜子舍不得扔,洗干净后剪下袜子腿,一双袜子刚好包一件棉袄袖子,这样的袖子擦大鼻涕可方便了,擦完鼻涕的袖子油光可鉴……包了袜子腿的棉袄陪了翠花好多年。
清早的乡村一片寂静,翠花一路蹦跳着来到学校。
许是来的太早的缘故,学校门紧锁着,门口一个人都没有,翠花不知所措地站在门口,心里七上八下的,一会儿想着见了老师要不要问好,该怎么问好,一会儿又想着反正老师也是村里人,这几年也经常见面,应该不用那么客套……总之小脑瓜里转过了五六个念头,突然觉得身边有人,抬头一看原来是村里离学校最近的蒲老师,翠花还没想好说什么,蒲老师就开口了,“翠花,你来的这么早啊,咱们都是七点半才上课,你以后不用来这么早,不然一个人站在外面怪冷清的”,说完也不管翠花,只拿出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走了进去。翠花也跟着进去了。
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两排小平房,呈数字“7”型,不过那一横比那一竖要长一些。也就是正对校门的那一排房间比较大,翠花觉得比自家的上房要大多了。
进校门右手边是另外一排平房,中间还有一个挂着门帘的小门,那应该是老师的办公室了,因为翠花看见蒲老师揭开门帘进去了。
这一排房檐底下挂着一块大铁片,翠花觉得跟爷爷平时下地用的大锄头差不多,窗台上还放着一根细细的铁棍,有半截从窗台上露了出来。翠花心里一惊,老师不会拿铁棍打手心吧?那得多疼啊!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再不敢往下想。
她继续观察这所小学堂,两排平房的窗户如出一辙,都是不见窗户纸只剩木头窗架子,翠花又觉得这窗户也跟自家差不多啊,自家的是奶奶拿化肥袋子里的那一层塑料纸糊上的,学校的会不会也拿塑料纸糊上呢?再看看脚下,院子也是黄土地,要是不知道办公室有个老师,翠花还以为在自己家呢。
原来这就是学校啊,跟我家也没什么不一样啊……正想着就听见外面人声嘈杂起来,翠花不再观察学校了,她觉得学校的布局她已经看完了。此时同学们也陆续到校了,有些是像翠花一样今年刚上学的新学生,他们跟翠花一样站在学校院子里,因为老师不说让他们进哪个教室他们就不知道往哪里去,虽然两排平房一共也只有三个门,其中一个还有帘子挡着,但他们仍然待在院子里,有相熟的小伙伴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也有不认识的外村的同学一个人待在角落。有些是已经上了几年的老学生,他们一进校门直奔去年进过的教室去了。
这时候另外两个老师也到了,都是外村的,一个姓何,瘦瘦的,带个眼镜,翠花觉得跟想象中的文化人一模一样,另一个姓马,胖胖的,看着有点凶。
蒲老师此时也已经打扫完办公室来到了院子里,三个老师召集所有同学在院子里集合,看学生们都站好了,何老师开口说:“同学们,今天咱们第一天开学,我给大家分配一下教室,一会儿进教室了听各自的老师指挥坐座位”。然后何老师让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之路人甲的花样年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