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一章 初入道门(1/3)
位于池州偏僻之地的阳谷镇,过年远比不上汴京那样热闹。不过,唐丰家新居这个春节比往年还是热闹多了。除了镇上一些商户会前来拜年,还有些之前乡试上榜的学子跟家人过来拜年表示感谢。
唐丰家这个上元节跟以往很不一样,往年上元节也就门前左右各挂一个小灯笼,今年除了房门左右挂了大灯笼外,院门左右也挂了中等大小的灯笼,然后院子的桃树上也挂九个灯饰。一家人都穿上了新的绸衣和鞋子。
年初八那天,贾若亭道长来拜年,顺便提了一下上元节后就要赶着去给准备科举省试的学子做法事。因为二月的文科举省试就快到了,不少有钱的人家的学子要应试的,都不惜花钱请道士做法事让自家的孩子得到上天更好的照顾。跟为乡试做法事的人家不同,现在急忙请贾道长和神童去的都是比较舍得花钱的人家,开的价格都至少二十两白银一次,减去赶路时间,还余下的1个多月时间其实也就能给不到二十户人家做法事。
贾道长跟唐家父母道:“可能省试前,唐淼可能都不会回家。省试后,需要道士做法事的人家会少很多。”
贾道长的一辆驴车都换成两辆驴车,这样赶路和弟子分坐两驴车,驴车走得会快不少。
二月二,龙抬头。春光明媚,贾道长在铜陵县有三个法事要赶,一大早就出了门。在同一个地方有三个以上法事是再好不过了,这样不用跑多个地方。做完法事后,唐淼就到驴车上等道长一行,等了好一会,也没见道长和他师弟出来。跟以往不一样,这次等的时间明显比以往长了很多,唐淼记得道长的叮嘱,只能在车上等。再等了好一会,车厢外传来吵杂的声音,其中贾道长和他师弟罗若浩的声音:“说好的三十两一次做法事,怎么能不给了?”,然后是好几个人的吵杂的声音,随后是“呯”的关门声,再跟着就是拍门声,还有道长和他师弟的声音:“怎么这么不守信用。”,唐淼听到另一辆车上的文博和伍前在跟道长说话,然后又是拍门、踢门和责骂声,终于,又有门打开的声音,然后就是棍子打在人身上的声音,还有道长等的惨叫声,跟着道长师弟罗若浩窜进车厢里,叫外面赶紧驾车走开。
两辆驴车奔了好一会,后面追赶的人声逐渐变弱直到听不见了,驴车才慢下来。
唐淼其实早注意到罗道长额头上的瘀痕,但没张口问。罗若浩其实也看到唐淼的眼神和表情,在驴车慢下来后,跟唐淼说道:“迟点再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
没多久,驴车在一家客栈前停了下来,贾道长让文博安顿驴车,自己就进了客栈。唐淼注意到贾道长、文博、伍前、罗若浩脸上、手上都有不同位置的淤痕,衣服和裤子上也有脚印。
放下行李后,众人就开始吃饭,边吃边说起上午的事,唐淼才知道是东家没有把做法事的余款给贾道长。
饭间,贾道长和罗道长商量要找泼皮恶人去那家人闹事,唐淼听完,道:“道长,我觉得这样不妥,现在要赶路去下一家做法事,如果耽误了,收不到下一单生意的钱,这单生意的钱其实也未必能收回来的,而且找泼皮恶人的话,也要花钱,一来一去,钱花了,但可能连下一单的生意也耽误了。”
贾若亭听后,和罗若浩对视了一下,沉思起来。
最终,贾若亭还是按计划赶一场做法事,把能赚的钱先赚到。铜陵的事,以后再算,贾道长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后面的做法事收款,贾若亭很谨慎了,非得收到全部钱才开始做法事,又过了不到十来天,到了二月十五省试的时间了,应试的学子们开始应考,贾若亭他们就闲了下来了。
省试开始后的第二天,贾若亭在青阳县的孙记酒家宴请唐家和刘琦家。
虽然在青阳县生活了三十多年,唐丰还是第一次到县里这么高档的酒楼吃饭,更别说唐淼妈和小孩子他们了。
孙记酒家,外面看去很是普通一家饭馆,里面的装修也是很简朴,但大厅里十几张略显陈旧的桌子旁几乎都有三三两两的食客坐着,几乎没有空的,看得出很受青阳县人的欢迎。贾道长订的是二楼的一个包厢,包厢里也很简朴,一侧墙上挂着不出名画师的一幅临摹画,另一侧的窗户能看到不远处青阳县的主街。
今天,贾道长的师弟唐若浩也一起陪席,正忙前忙后的招呼众人,召唤店小二。
刘琦和唐婉在这孙记酒家吃饭吃过好几次饭,因为价格实惠味道好。特别是刘琦,在青阳县这么多年每年到这吃饭不下十次,对这相当熟悉。
席间,贾唐两人劝酒劝菜,菜是一碟一碟的上。
菜吃得差不多时,贾若亭对唐淼妈道:“唐家娘子,这大半年,唐淼和我们也处得不错,人也机灵懂事,又认字会算账,帮我不少忙。这次科举省试后,这为科举做法事的生意可能会没了,要等下一次发解试之前才会多起来。唐淼常提到,想要寻找认识他那个腰牌的人。他以后要是窝在阳谷镇,那镇子没什么外人来往,是很难碰上更多的人。所以,贫道想收他为弟子,一起行走江湖,跟我们一起在外面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梦谷笔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