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 归人(1/2)
越往北走越荒凉,我没有从城市中间走,许多地方去年已经来过了,现在没有心情故地重游。
时而会路过一些村庄,运气好,饭点的时候能看见烟囱零星飘出的炊烟。
路上给潇潇打个电话,他们全家现在忙着安顿小姨和外公外婆两家人。
听她讲家里的近况,各家人之间也是有比较的。
以前小姨工作能力强,嫁的好,能去外国移民。不仅如此,还能把爸妈都接过去,孩子教育的也好,上的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在整个家族中说话的声量是最大的,潇潇的父母总有被压一头的感觉。
两人虽然是大学教授,工作体面,但收入微薄,过的相对比较清贫。于是越发的不能忍受小姨一家无意识的炫耀,在孝敬老人,孩子教育等各个方面,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比。
这次终于扬眉吐气,能移民怎么样,不是还得回国。小姨一家出国多年对国内的情况早已不清楚了,大事小事都需要旁人帮忙操办。
看着小姨一家人万事依赖的样子,潇潇爸妈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她和我转述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
人多的地方果然是非就多。
人的比较心,区别心,势必要分出个高低上下,远近亲疏来。
我告诉她,我已经启程去庇护所了。
“我这次就不陪你去了,现在家里情况比较乱,以后有机会,我会去找你。”
她家现在这种情况,我也不准备过去给她添麻烦了,两人在电话里道了别,上次见面,果然是最后一次。
继续往北走,遇到了沙尘暴。这些沙尘都是从国外吹过来的,那边水草破坏的厉害,漫天黄沙是常态。
这次沙尘暴,比之前在清河遇到得严重很多,已经完全看不清前后左右了,天不单单是昏黄,更呈现出一种血红色,周围除了我再看不到一个人了,这一切都像是末日降临的场景。
手机已经提示沙尘暴橙色预警。大白天的,却暗的像晚上,路灯都亮了起来,周围呼啸的风声袭来,扬沙打在挡风玻璃上,飒飒作响。
风越来越大了,周遭完全看不清了,我不敢再开,只好把雾灯,示廓灯,近光灯,尾灯全都打开,车停在路旁,等待能见度好一些的时候再上路。
风呼呼的刮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停歇。周围空气的颜色由血红色变为了橙色,能见度高了一些。
我正犹豫要不要上路,就看见后面有一辆车由远到近的驶过来,很快的从我车旁超越过去了。
在后尾灯的映照下,能看出来是一辆家用小车,后排也坐的满满当当的。这么着急赶路,有可能是要快点回家吧。
古有暴风雪连夜归家,现有沙尘天气踏上斜风冷雨归途。
风渐小,我也该顺着他们的步伐出发了。
又开了一个多小时,离开了沙尘影响的范围,罕见的能看到太阳了。
这里离选定好的庇护所已经不远了。
从公路下来,剩下的路不太好走,看着眼前这条没有铺装过的泥泞小道,把姚女士的SUV换成了硬核越野。
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车的避震专门调教过,颠簸感倒不是非常强烈。
路况不好,速度就提不上来。十来公里的路弯弯曲曲,又上山又下坡,开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再往里走,就没有路了,森林挡住了去处,只能靠步行了。
这个地方很不好找,上次我和潇潇来全程是走过来的,十几公里走了多半天,真正到达庇护所的选址所在地又花了半天时间。
我做好准备,把车收了起来,换上了徒步的全套装备,花花装在猫包里,反背在胸前。
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的边缘,上个世纪特殊时期在森林腹地建有不少林场,前些面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封山育林后绝大多数林场早已废弃了,人都搬出森林到城市居住了,现在就剩下很少的护林员。
我选择的这片区域,面积大约有个接近1万平方公里,别说是在末日,就是现在遇到人的概率都非常小。最重要的是,之前已经连续10多年没有监测到大型猛兽的出现了。
我一边走一边对照着详细地图,心中复习着野外生存教练教的技巧,避免迷路。
没有使劲的往真正的原始森林里面走,也是出于对自己野外生存能力的不自信。
路上爬过几个矮山,趟过一次小溪,鞋子上全是泥,粘满了枯叶子。
中途休息,我掏出先前做好的糯米饭团充饥,防止噎着,还给自己准备了一杯栗子奶茶。
又把花花的饭盆和厕所都拿了出来,她解决完生理问题后,大口大口的吃着猫粮。
作为一个皮实的小猫,真的没有应激反应那一说。
你要问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有什么不同,我还真说不出太多道理来。
感觉上林子没那么密,天光能顺着树之间的缝隙照下来,空气也比较干松。
路上一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冰封末日:做咸鱼也是需要天赋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