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敦煌纸贵(1/2)
有人传说那天大丰魁裴大掌柜,是被人横着抬出春晖园的。而抬人的还是那春晖园的主人楼兰王子苏扬。至于两人喝酒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却无确切的定论。于是敦煌街头众说纷纭,有说裴煦酒足饭饱之后摆出长老的架子,要求苏扬不要染指他的业务!也有说楼兰王子划下道来,大丰魁全面代理春晖控股的产品,春晖控股就退一步,不去碰大丰魁的业务。
虽然说法不一,但自从两位大掌柜喝了这顿酒之后。春晖杂货铺下架了与大丰魁业务重叠的货品。而大丰魁全面上架《西域旬刊》、春晖烧酒以及春晖酱油。
第二期《西域旬刊》,苏扬更大手笔,亲自请太守王良翰、这祭酒蔡宏章撰写评论。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看了苏扬第一期的创刊致语之后,也是灵感大发。
太守保守一些,接着苏扬的话茬,阐述了各方面革新的重要性。却避而不谈如何革新除弊。蔡祭酒则全面阐述了拼音识字、简谱音乐教学在敦煌的实施情况,给予高度正面评价。
敦煌人除了选举太守时,有较为激烈的争论。平时却很少听这些精英们发声论述。这两篇评论一出,敦煌上至士子贵族,下至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几乎是人手一本《西域旬刊》。
有识之士,希望仔细斟酌两位精英的评论,诵读里面的诗文。街头巷尾市井之人,则传唱其中的词曲,醉心于三国的故事。
另外,由于有了《春晖集》打下的基础,西域各国的行脚商人、大型驼队频频来到敦煌,采购春晖烧酒、酱油,《西域旬刊》更是有多少要多少。
西域书局连开了四条生产线,还是供不应求。一时间敦煌所有能搜罗的纸张,几乎都被西域书局采购一空,纸价直接暴涨。
于是苏扬又高价收购了一个纸场,命名为春晖纸场。又把其生产场地扩大了三倍,以保纸张的供应,开足马力造纸,才算把纸张的价格抑制住。
仙河山庄的运粮通道更是包办了全西域远程订单的所有托运业务。在运粮的淡季,也是业务繁忙的不得了。庄主杜预赚得是眉开眼笑,连夸儿子慧眼识英雄,会结交朋友。并筹备了一些大礼,领着杜皓轩亲自来春晖园拜访苏扬。苏扬又是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招呼父子两人。这次,那两父子是走出去的。主人楼兰王子却没出来相送,听说酒桌上被那两父子左右夹攻,已醉得一塌糊涂。
这时,春晖控股的各位小股东,每个月能收入几千至一万两的分红。那孙达、李采办,平生哪见过这么多银子。虽然还是与苏扬称兄道弟,却是心悦诚服地把他当成了带头大哥,日日大掌柜,大掌柜不离口。
老鸨骆文君领到自己的分红,还把南宫玉的分红也保存了下来。南宫玉也不在乎钱不钱的,就由着她拿去了。
而桥头小吃摊主陈康才,虽然发了小财,小吃摊却还是照开不误,每日夜里竟依然亲自出摊。只是他自己又悄悄的开了几家酿酒厂,酿出的醪糟酒全部卖给春晖控股去做米烧酒。
这许多的酒厂,一起用粮食酿酒。敦煌的粮食供应又有些紧张起来。好在仙河庄是粮食大户,一年四季总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出去又运进来。现在直接卖给这些个酒厂,免了运费,价格就还算实在。
永年王子与明珠公主却怎么都没想到,一分钱不出,每个月能分那么多银两。都快赶上他们国家好一部分的税收了。于是把钱换成粮食、书籍、陶瓷、丝绸等货物,源源不断地通过仙河庄的运粮队往乌孙运去。几千里的路程,沿途又增设了一些人手,保障春晖控股和本国的货运。
敦煌的纸供应是太紧张了,价格涨得不像话,直接影响到了春晖控股的利润。李采办也是没辙了,附近的竹、木能砍的基本上都砍了。稍远一些的,运费又太贵了,做出来的纸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日日没事就跑到春晖纸场,督办木材废品等生产材料的采购。
这日,李博文从府衙簿计室打了个招呼,就早早地过来了纸场账房,逮着那几个纸场采办人就是一顿训话。这时听外面伙计们纷纷在叫:“大掌柜好!”知道是苏扬来了,就挥挥手,叫几个采办伙计散了。
苏扬一掀门帘子走了进来,李博文赶忙起身喊道:“大掌柜好。”
苏扬挥了挥手,示意李博文坐下。一边找了张椅子坐下,一边说道:“博文兄,辛苦了。我来看看纸场的材料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博文,一脸尴尬地说道:“敦煌地界不大,森林面积本就小,能做纸的木材又不多。这些个纸场都在抢购,材料场老是堆不满。”
“现有的材料,预计能用多久?”苏扬关切地问道
“这几日,上旬的旬刊够用了。只是如果中旬刊出来时,按现有的用量,现有材料只够一半的量。”李博文心算了一下说道。
“有没有想过向外去采购些木材。运费贵点也没办法,可以保证书局的应用就行!”苏扬建议性地问道。
“苏公子从楼兰来,应该知道西南与正西方就是一片荒漠,楼兰与西夜的木材根本运不过来。只有从玉门关出去的西北方,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西域魔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