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4章 螽斯衍庆(1/6)
一晃,数年过去。
圣武八年,秋。
连续好几天,天上飘着绵密的雨丝,落在山间行宫富丽堂皇的殿宇上,那层层叠叠的高挑檐牙,直堆向天边,直逼铅灰色的层云,变幻莫测,搅动满天风雨。
子夜,星子如稀疏的雨点,点缀于漆黑的天幕,一轮皎洁的皓月,当空悬挂。
帝都以南的第一高山——青城山,在星月的映射下,仿如一面挺峭的玉璧,屹立于祈云平原之上,月华如银色轻纱,薄薄地笼罩而下,衬得青城山尊贵傲然,映亮了群山山脉,无愧“王山”之称。
天色一片漆黑,渐渐透出亮来,直至太阳升起。然后日头渐渐西斜,一直到夕阳西下,暮霭沉沉,这一天又匆匆而过。
日头落下,山中的光,慢慢灰暗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雨淅淅沥沥,渐渐变小,天边大块大块的云朵,被风吹散,露出背后的亮光。饱蘸雨水的泥土,温润湿泽,夹杂着青草的芬芳,沁人心脾。
雨后初晴,浮光霭霭,经历了风雨洗礼的青城山,让人眼前有种焕然一新之感。芬芳氤氲的空气里,夹着清凉的水汽,闻起来,就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正值初秋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清晨,一派风和日丽,清河水浪静风平,沿岸绿柳成荫,峰峦间野山菊绽放。
凉风起天末,瑟瑟枫叶,带来秋的肃杀寒凉,漫山遍野,尽是一片黄叶堆积。
青城山上,草木蒙笼,云蒸霞蔚,青葱的树木,簇拥着山峰,犹如仙境一般。
说起来,眼前的这座青城山,陡峭险峻,宛如一柄朝天利剑,剑刃锋利慑人。
所谓望山跑死马,真要走到山顶青城宫,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说不定得晚上才能勉强登顶,更不用说,等天亮下山了。
好在一路风光如画,古木参天,涧深谷幽,摩崖石刻猿猴纵越,并不显乏味。
要知道,许多原先笃信五斗米道的老人,为了能到青城山峰顶,烧香祈福,看看那千灯万灯朝天庭的圣灯奇景,宁愿拖着衰老的残躯,也要不辞辛苦地攀登。
透过葱郁古木,朝霞云涛,绚烂如汪洋,略显冷清阴森,仿若武神降临凡尘。
青城山上青城宫。
秋季的午后,一束赤色阳光,在地上漏下斑斓的影子,河面无风,不起半点涟漪。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暖和安宁。
那座青城宫,就坐落于青城山上,比起帝都的皇宫,这里的各个宫室,依旧毫不逊色,还是青窗黛瓦、杏木为梁、刻花而饰,描金箔昭尊贵,嵌玉石显清雅。
高高的飞檐,披上金灿灿的阳光,衬得各个宫室,更加端庄肃穆,而青石砖铺就的宫道上,无论是残留的雨水,还是落叶,早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光可鉴人。
萧瑟的秋风,依然凉到了极致,刮过去的感觉,像是拿了把刀在镜子上游弋。
青城宫,位于帝都以南三十里外,矗立于青城山上,属于一座皇家行宫,周边奇峰陡壁、峰顶平坦,三清山与丈人峰两处山势,拱卫青城宫宫观,星罗棋布。
本来,自大秦立国以来,青城宫此地,便一直是皇家踏青之所,每逢秋夏季节,京城的皇家子弟,皆会聚集于此,饮宴玩乐,比武射柳,举办咏菊诗会。
勇猛,尚武的大秦男儿,从不吝啬在竞技中,展现技艺,君王也总是对获胜者,慷慨赐予,再加上灭楚亡越、横扫中原,克成一统的喜悦和豪情,依然激荡在胸中,因此上场比武的每个人,都意气风发,尽显风采,令比赛精彩纷呈。
后来,孝靖帝在位后期,齐王萧弈功勋盖世,雄冠九州,又因是先帝长兄之故,孝靖帝下旨,便将这座青城行宫,赐予齐王,作为帝都以外的一处宫苑别业。
自此,这座青城宫,便归属摄政王萧弈所有,除了帝都的王府外,萧弈几乎每年,都要带家人到这里,在此游玩集会。
纵目绵绵青山,湖光两接,青城宫的别业,层层叠叠,沿着半山腰,一直延伸到了东湖边,里面嘉木繁盛,茂林修竹。
这些清雅的别业,忽而鳞次栉比,忽而疏落有致,结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像古堡,有的像御苑,有的是大幅红瓦盖顶,有的冒着佛塔似的塔尖。有的让花树埋去半边,有的则挂上了华贵的帘幕……
园内,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还有大假山,古戏台,玉玲珑等园林佳作,令无数人留恋往返。
特别是那绕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镶在别业的墙壁上,更加令人震撼。
这一日,正是重阳节,雨后天气清彻,阳光明媚,别业中菊花盛开,五色缤纷;花光烂漫,百花花雨落,甚是可爱!
正因今日是重阳节,刚从帝都来此的摄政王萧弈,携着爱妻宠妾,以及一众可爱的儿女,在行宫畅饮聚会,赏菊射柳。
与此同时,重阳节当天,青城行宫的别业内,里里外外,早都已经结彩弄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