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8章 兴义兵(4/7)
打下了这片锦绣江山。
风,掠过了大秦摄政王的脸庞,席卷着他的一领红披,隐隐间,猛然翻动着。
临于高台之上,萧弈一身重甲,腰佩天子剑,凝然不动如山,杀气不可阻挡。
恍惚间,无定河边,赫连台下。榆关归路漫漫,将军横刀纵马,踏遍寒霜,独对孤月羌笛。纵然铁血半生,终不免离恨柔肠。几回梦渡关山,听胡笳阵阵。
天已亮,耀眼的阳光,骤然凝结如冰。
校场旷寂,四下旌旄翻卷,猎猎风声里,只听得,天际边缘,孤鸿幽幽哀鸣。
忽然,一阵刚健的铁靴声,自点将台下传来,一名玄甲亲兵,大步上了高台。
紧接着,亲兵单膝点地,抱拳朗声道。
“启禀大王,三军将士已集结完毕,步军一万,骑兵五千,请大王训示下令!”
“请大王下令!”
与此同时,台上数名亲兵,齐声高呼,声音雄浑有力,仿若金钟大吕之音。
刹那间,萧弈静静凝视,眼底锋芒顷刻大盛,唇角隐隐勾起笑意,左手握着天子剑,右手轻轻一挥,仅仅回了两个字。
“击鼓。”
“是!”
“大王有令,三军击鼓!”众亲兵断喝。
很快,点将台上,一面玄黑大纛令旗,随风展开,当空向下一劈,作出指令。
“咚咚咚——”
那面“燕山游龙鼓”,凌厉擂动,鼓声隆隆响起,渐渐地急促起来,直撞人心。
鼓响一瞬,身形挺拔傲岸,全身战甲的萧弈,负手悬佩长剑,环视四下,神色冷肃,一目扫过三军,眼眸中暗藏刀剑。
随即,萧弈踏前一步,笔直立住,然后猛地抬臂,右手攥紧成拳,用力地往左胸胸膛一砸,这是一个标准的大秦军礼。
握拳抚胸。
大秦摄政王的戎甲甲片,与他的炎徽护腕,拍打出烈烈声响,发出振振铿锵。
这一刻,三军众将士,全都昂首挺胸。仿佛并不是要去打什么北胡蛮子,而是要前往大漠戈壁,与草原狼殊死一搏。
不一会儿,萧弈以拳抚胸,微微仰首,注视着万里苍穹,目光化作破空一剑。
而后,萧弈大手一挥,掀开身上的鲜红战袍,命令身边亲卫,倒上一盏烈酒。
“大秦,天柱上将军,摄政王萧弈,于此立誓,此生必荡敌寇,震国威!凡欲侵我疆土,辱我同胞者,必降诛罚,驱除百年之患!今承照天地,日月共鉴!”
言罢,他便仰头,将盏中烈酒一饮而尽,掷盏于脚下。而此番豪情壮言,则一遍又一遍,在群山万壑间,激烈地回荡。
北军大营地处高原,山风凛冽。将士们扎营在背风处,无数座营帐,却也被大风刮得嘭嘭作响,一如山岳般屹立不倒。
尽管如此艰苦,军营当中,仍是一片肃杀、厉寒的气氛,犹如冰湖一般沉静。
又过了一会儿,萧弈双目平静,回归于以往的冷酷,突然间,一声雄狮断喝。
“秦军威武!”
伴随着摄政王一声断喝,军校场震彻万里,仿佛在滚滚黄沙深处,游龙鼓响。
“秦军威武!”
“大王威武!”
众将士们热血沸腾,一遍又一遍,将此番豪情壮志,呐喊出声来,直破云霄。
风声,鼓声,号角声,夹着三军怒喝。
是金戈,是铁马!
……
北营,军校场。
三军将士的气势,如风雷激荡,如海浪滔天,将人世间的生灵,尽数湮没了。
站在高台上,萧弈临风而立,重甲佩剑,身后红披逆风翻卷,脸庞上的雄毅面色,扬起了一道凌厉轮廓,紧紧绷着。
萧弈的眼神,是犀利的,也是深邃的。
遥想昔日。
圣武二年初,捷报飞马传来,摄政王北伐大捷,大破稽胡部于禾田,克王城,斩北部王,灭稽胡叛军,俘斩十余万。
越三日,城破,稽胡王弃国北去,奔逃漠北。城中王族未及出逃者,尽斩于市,尸首填于外河,血染千里,河水断流。
战后,摄政王意气风发,大宴众将于王庭,受突厥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班赐将帅,犒封三军,带着赫赫之功返京。
上至朝堂,下达市井,无不欢腾振奋。
摄政王的辉煌战绩,于国于民于史于天下,意味着安定、强盛、骄傲和荣耀。
现如今,二十万铁骑,北上出击,他们要用战刀与弓箭,向那些草原上的强盗们,讨回百年的血债,收回广袤的草原。
萧弈的身上,那件褚黄丝绦的猩红披风,罩在摄政王的金甲外面,借着秋日光线,上面的朱红虎形徽记,赫然入眸。
这套玄金战甲,亦在阳光映射之下,闪出一道道金芒,交相辉映,寒光熠熠。
片刻后,两道雄奇、高大的将军身影,出现在他的眼前,映入他的眸底深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