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毒计(2/7)
一种奇妙、悠长的韵律,从枪上流出。
是的!
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握住一条活的毒龙!它在主人的掌中,冰冷刚硬,但是它也会高昂咆哮,吞噬天地,搅动世间!
当然,整座中军幕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倒还真不是这把横于枪架,名为“满甲”的玄铁飞龙长枪,而是别的物件。
距离枪架左侧方,不到五、六步,放着一个炭炉,里面堆满了木炭,燃着熊熊大火,冒着滚滚黑烟,直冲向大帐顶端。
只听见,噼啪啪的爆裂声,猛然作响。
炭炉炉火上,架着一只硕大的烤全羊,不焦不糊,外酥里嫩,并又色泽金黄。
熊熊炭火的炙烤,一整只烤全羊,悬在炭炉上,来回翻转着。炭火释放出羊肉的鲜味,焦香扑面,竟那样诱人、美味。
在这样一个大冷天里,坐在中军帐里,用一个时辰,火烤羊肉;火边再用羊头,煲上一罐羊肉萝卜汤,烤全羊、羊汤上桌,一口羊肉一碗羊汤,好不快哉。
大帐中央,无声。
黑沉沉的中军幕府里,借着微弱的灯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摄政王,目光炯炯,双手负于身后,巍然屹立。
夜风冷冽。
但见,一袭玄衣,墨冠劲装的摄政王,立于大帐中央,风扯着他墨黑色的大氅,缓慢地飘动,猎猎飞舞,轻轻抖动。
此时此刻,那位纵横九州,威震四海,站在天下权力中心,被世人称作“人屠”、雄狮般的男人,身形笔挺,一动不动。
萧弈默不作声,独立帐中,他身前三步之外,立着一堵高高的帷墙,墙的上面,悬着一幅巨大的军情舆图,赫然醒目。
地图上的纹路,在沉沉大帐中,发着幽幽红光,恍如细细的血线,蜿蜒下流。
这幅军情舆图,既不是北境舆图,也不是江南堪舆图,而是一张西北边防图。
图的顶端,是一行拳头大的字,——“西北军情堪舆图”,以正楷字体手书。
数条猩红的线条,勾勒在地图上,丝丝相接,将西北边境的城池、军镇、堡寨,以及州府,包括西大营、镇西军、归义军等兵力部署,标注得是清清楚楚。
从地图上的红线,大致可以看出,这是西大营主力,针对羌军残兵,展开追歼作战,一步步,压缩着羌兵的生存空间。
按照图上红线,自阴山大捷后,摄政王萧弈,以个人的名义,发布教谕,传令西北边军,兵分六路,大举追剿羌军:
以镇西大都督、舞阳侯史万宝、武川都督张原,统率西大营主力,远袭碛口。
以凉州都督、高密侯邓子业,率领镇西军一部,由东路出击,直攻西羌王帐。
平凉太守、定西候班勇,率军由西路顺河而下,与史、邓二部,呈呼应之势。
平西将军、任城王萧祯,大将邢春,率领大军,自灵州一路向西,勇猛穿插。
安定太守、荥阳侯卫孝杰,率领一军,封堵陇山山道,阻断西羌军东逃之路。
灵州大都督、永昌侯薛策,率军取道东北,奇袭羌军大后方,包抄敌后战线。
六路大军,六箭齐发,总共十万大军,犹如巨石压卵,大有扫灭羌人的态势。
站在地图前,那位大秦的摄政王,目光森冷,而他的一对瞳子,色作深褐,极明、极亮,仿佛燃烧的炭,火光冲天。
一条条清晰、醒目的红线,映入大秦摄政王的眸底深处,渐渐地,化为一抹刀光,与他那冰冷的眼神,交汇在了一起。
或许,在他看来,大秦十万锐师,兵分六路,大举进讨羌部,只要一鼓作气,不出意外,明年开春,定能平定羌乱。
更何况,西羌部落,如今已是惊弓之鸟,苟延残喘,部众不足数万,士马疲弊,且已拔营西遁,丢弃王帐,败退碛口。
故而,趁此良机,大秦提兵十万,分六路围剿,岂不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退而言之,现下,漕渠大案已结,元凶伏诛,逆魁授首,江南危局就此平息。
身为摄政王的萧弈,已经腾出手来,逐渐开始将目光,投向西北,投向灭羌战事,尽管远在江南,亲自部署西线战事。
十余载铁血征伐,这位摄政王、大秦战神,非常自信。萧弈深信,西线一战,大秦必能破敌,荡平羌虏,饮马河西。
地图的轮廓,那数条红线,那广袤的西北边疆,映在萧弈的眸中,伴着无限豪情与快意,隐隐约约,挥洒着傲然意气。
没过多久,萧弈昂然抬首,神情淡漠,剩下一张毫无表情的面庞,坚毅如常。
很快,他的双瞳中,于骤然之间,爆出了一种岁月洗炼过的、名刀般的冷厉。
直至此刻,中军幕府里,萧弈背手负后,站在地图跟前,望着图上的轮廓,纹丝未动,目不转睛,流动着一道寒光。
一袭玄色战衣,曳风飞扬,轻轻拂过。
沉默了片刻,萧弈一掀大氅,向前走了两步,与那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