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调兵遣将(1/2)
佛堂内,阳坚盘腿而坐斟着茶,裴世矩则跽坐不动。
两人间,似乎有种默契,都默默的等着合适的时候开口。
阳坚把茶汤递给裴世矩,裴世矩忙双手接住。
“裴卿是兵部侍郎,有些话朕想单独跟你说……”
裴世矩捧着茶碗不敢动,静静的听着,以示恭顺。
“朕在江都郡,有多少府兵、宿卫、骁果骑?”
“回皇上,江都随驾骁果骑一万二千人,宿卫一万五千人,江都郡的府兵计有五千人,其他附近几个郡的府兵,约在三万人左右。”
裴世矩说得很溜,还刻意把江都郡外的其他几个郡的府兵加在了一起,实在是因为,皇上身边能用的兵马就这么多。
“也就是说,朕现在能用的也就六万多人了?”
裴世矩默然点点头。
然后道:“皇上可用天下兵马,何止这六万多。”
“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啊。”阳坚轻叹了一声,也懒得纠正他的话。
裴世矩道:“另还有剿匪的府兵约五万左右在海陵、淮北一带。皇上问这个是……”
因为阳坚现在对大隋的战力没底,这些兵马数量都不在史书记载里,也是无法考证出的数据。阳坚只是大约知道,整个大隋现有兵马约六十万左右。
“朕是考虑如何减少江都城防和宿卫,再增加一些剿匪兵马。眼目下,徐圆朗和卢明月等匪众刚起事,翟让李密进逼洛阳,海陵淮北也在告急,而朕的张须陀、杨义臣呢,却都不在了!”
裴世矩以为皇上问天下兵马是动了銮驾回宫的心思。他把自己的心绪压了压,说道:“臣等本来想就此事,禀告皇上,请皇上下旨。”
阳坚心里默默的盘算着,隋末那些可堪用的文臣武将,那些尚还算忠诚,至少是在大业十四年隋炀帝死之前还算忠诚,在剿匪平叛中能建功的文臣武将,都捋了捋。
“嗯,裴卿先说说看。”
裴世矩没有立即说话,显得略有些犹豫,而阳坚一下子就猜中了他的心思。
“你是不是觉得,应该有虞世基和裴藴在场?”
裴世矩被看破了心思,连连摆手,急辩道:“臣不敢如此欺君,臣也不敢擅自揽功。此次的剿匪方略是臣与虞大人和裴大人,三人一起议过的。臣自当先禀报皇上,由皇上定夺。至于他们两位……”裴世矩略有点难堪。
阳坚觉得这是厚道人的表现。换一个人,可能巴不得利用这种君臣独处的机会,大表个人功绩,踩低爬高。
阳坚宽慰了他一句,“嗯,朕如果认为有必要,再把他们俩叫回来就是了。”
“此方略是臣三人商议所定……臣也不是推脱……”
裴世矩跟其他两人一样,在纵论方略前,都比以往表现得更谨慎,甚至带点怯懦。
这是阳坚几次三番的敲打,给了三人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三人意识到,自己常常提出的建言,最终都会被阳坚给否掉。
裴世矩一口饮尽了茶汤,放下茶碗,说道:“臣等看了洛阳信报,有了一个结论。虽然瓦岗军进逼至洛阳,但未见洛阳告急。翟让李密二匪暂时占据了洛口仓,还难以威胁洛阳。段达和元文都,也未向江都求援,故认为翟让李密对洛阳的威胁应该不大。对瓦岗军,由洛阳相机部署剿灭。而河南、淮北和鲁南一带的匪患,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则颇感吃力,应予以及时的援助……”
阳坚听着,边频频点头,心里也基本盘算好了。
等裴世矩说完,阳坚把斟好的茶汤递给他。
然后,说道:“洛阳虽未告急,但靠段达元文都剿匪,还靠不住……翟让李密在中原,一定不能让其坐大。朕考虑,由江都通守王世充任洛阳讨捕大使,领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和独孤盛,率江都宿卫和府兵四万人马,前往洛口仓讨伐翟让李密。”
裴世矩被阳坚的部署给惊住了。王世充虽然是江都通守,类似开皇年间的州牧,比郡守品级高,也比宇文化及和独孤盛的品级约高。但宇文化及和独孤盛都是右屯卫将军,而且是宿卫禁军将领,王世充若是任讨捕大使,就被皇上一下子拔高不少。
王世充在此之前是江都郡守,只是因为隋炀帝雁门被围,他勤王时,日夜不脱盔甲,赴救国难,表了忠心。在江都御驾前又善于讨皇上欢心,而获封通守之职。要说王世充的平乱履历,还算拿得出手,可说仅次于杨义臣、张须陀二人。不过,王世充还未有过统率大军的经历,更别说要统率宿卫禁军。
“江都的宿卫若前往洛阳剿匪,只怕圣驾……”裴世矩说出了担心。
阳坚摆摆手,“你多虑了。朕的骁果骑和宿卫都很骁勇,总得要拿出一支去平乱。宇文化及和独孤盛在江都呆得太久了,也该去给朕建功立业。至于江都,朕准备召来护儿回来。”
裴世矩对此倒是没有异议,“左翊卫大将军若是回防江都,那就令人放心了。”
“朕让来护儿暂且回防江都,若是洛阳平乱难有定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